一、干预问卷引发的觉察
坦白说,在来上五维教练领导力的课程之前,我只是听说过教练技术,并没有教练过谁,也没有被谁教练过。至于我为什么会来上这个课,只能说是上天安排,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后面会说。
在我的认知里,教练技术就是有个很厉害人对着你一直问问问,直到被教练者被问出一个思路或是一个答案或是一个行动来。
我觉得这很神奇,但是之前我并没有真的体验过,所以也还是将信将疑。当开始做这张问卷的时候,我其实也并不知道,这张问卷本身就是一种教练工具,甚至都不知道,这问卷为什么要叫干预问卷。
今晚有很多新朋友,可能会有些人不知道干预问卷是什么。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顾名思义,干预问卷就是一张问卷,共有60道题目需要被教练者回答。它神奇的地方在于,根据不同区域最后的得分高低,基本可以判断出一个人平时的工作风格。
这六个风格分别是:
1告知型:这种人喜欢直接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往往会忽略别人的成长,一般会造就“强将手下全弱兵”的后果。
2信息型:这种人和第一种相反,特别喜欢告诉别人为什么,是什么原因,爱讲道理,比较啰嗦,往往会造成信息量过大,混乱别人的决定。
3质询:质询就是问别人为什么?这样的人能够一针见血看到问题,特别关注错的地方。
4导泄型:导泄型的人对别人的情绪特别敏感,人际关系特别好,但是也容易出现把别人的伤口扒开,却没有能力帮助别人愈合的情况。
5催化型:这种人喜欢循循善诱,引导对方思考寻找答案
6支持:这种人喜欢给别人提供帮助,帮助一旦过度,就容易造成依赖。
那天一开始做这张问卷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顺着一题一题往下做。可是做到一半,我忽然停下来了,因为我在那个瞬间有了一个察觉,虽然还没有结束,我已经察觉到了一个我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当时陈序老师只是让我们做问卷,说晚上的课程需要围绕这个问卷展开。也就是说,我那时候并不知道有以上的六个结论。
但是,我已经察觉到,在我以往的工作中,在我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
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在告诉对方你要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而从来没有问过对方,你认为这件事情可以怎么?!除了这个方法,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方法?
到了晚上,陈序老师分析过后,果然我这项得分最高,超过了40,达到了44,的确是告知型。
现在再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告知型。
告知型:就是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结果先行,忽略别人的成长,容易造成“强将手下全弱兵”。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们有什么问题来问我,我大多都是直接告诉他们错误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少了启发、催化、支持这些过程。
而当孩子来问我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我基本也是这样的风格。
这样一来,学生和孩子有了问题,就总是习惯性的来找我,少了自己锻炼、提升、主动思考和进步的机会。
事实上,习惯性的去教导别人怎么做的这种风格,在教学中还好,毕竟人家就是来和你学习的。
但在家庭教育中,这种方式已经开始导致战争。
我的孩子目前处于叛逆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说什么他都肯听,说什么他都肯做了。
事实是,大多数的时候,如果我想尝试告诉他该怎么做,他的身体、他的眼神,他的每一根头发都告诉我他是抗拒的,他已经大了根本不想再听我告诉他该怎么做。
可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原来我是这样子的老师,我是这样子的妈妈。
我这那一刻开始,才真的感受到了什么是教练,而不是知道了什么是教练。
说来也巧。结束了两天一夜的课程以后,我回到家里的第一天,孩子就拿了一个题目来问我。按照以往的习惯,我会看完直接把答案告诉他。
但是这次我仅仅问了他三个问题:
1、这道题是要我们对一个建议做一个判断是吗?
2、你判断这个观点是对的,是吗?
3、那这篇文章里有没有支持你说对的观点呢?
孩子对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都回答说,对的!
到了第三个问题,我看到他的眼睛一亮,伸手拿了卷子就走,一边走一边回头对我伸出了大拇指。
这个事情给我很大的一个感触,之前每次他来问我问题,我都是看完题目巴拉巴拉巴拉直接跟他讲很多,也没见他怎么样。
而这次,我一共只说了三句话,他居然对我伸出了大拇指。
我再一想,我只是问了他的三个问题,而答案都是他自己得出来的,问着问着,他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个是:我不知道怎么办,妈妈知道,我不如妈妈。
一个是:答案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很棒!
这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反思这一刻,更让我诧异的是:发生的这一切我根本就没有经过思考,完全是下意识的行为。
那一刻我惊奇的发现了两件事情:
一是:原来我已经被五维改变了;
二是:原来我也可以用五维去改变别人。
二、3f倾听法带来的思考
下面来说说3f倾听法给我带来的触动。
就在去上五维领导力课程的前几天,我们家里刚刚爆发过一场很大的冲突。这场冲突,源于一台打印机。
我们家孩子之前提过好几次希望家里能有一个打印机方便他打印题目。我和我先生一致认为,老师布置的需要打印的东西并不多,在学校里就可以打印。万一白天在学校里没有来得及,晚上家门口也有打印的地方。
家里放一台打印机占地方不说,如果打得量少长时间不用的话,喷头还会堵塞,容易出故障。基于这些实际的考虑,我们就一直没有答应。
那天晚上,孩子又跟先生谈到到了这个话题,一开始只是先生,后来我也加入其中。我们一致想说服孩子放弃这个念头。
在我加入先生的阵营以后,孩子忽然激动的站起来,一边哭一边喊:“我再也不相信你们了!再也不相信你们了!你们口口声声说支持我,都是假的!假的!”
儿子已经16岁,有他爸爸那么高了,平常表面看起来是个嘻嘻哈哈挺快乐的孩子,在这之前的很多年里面我都没有见过他流泪了。
当我看到他一边哭一边喊一边说的时候,
非常的震惊,非常的诧异。
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一台打印机在孩子的心中居然如此重要。
我们考虑的所有问题都是现实的问题,忽略了孩子心灵层面的需要。
我们根本没有听见他的声音。
这台打印机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父母有没有理解他、支持他的一个行为、一个证明。
他目前身处南京市最好的一所中学,身边全是各色学霸,眼下正面临中考,表面虽然嘻嘻哈哈,但其实心里压力很大,这时候来自父母的支持对他很重要。
当时他一边哭一边拿走了我的手机,打算用我的手机去下单买一台打印机。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念叨一句话:是你们逼我的是你们逼我的!
我真的不想这样的、真的不想这样的,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情的。
那一刻我没有愤怒,没有诧异,甚至连震惊都没有。
有的只是难过和心疼。
我立刻自己下单给孩子买了一台打印机,
不是他要求的只要能打印出字就可以的那一种。
而是可以一台复印、可以彩打、可以扫描,可以打照片,可以连接wifi和蓝牙的那种。
非常想弥补他一些什么。
在后来的五维领导力的课堂上,我学到了一种全新的倾听法:三f倾听法。
第一个f,是事实
第二个f,是感觉
第三个f,是焦点。
陈序老师告诉我们,大部分人在说话的时候,都带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和判断。要通过有意识的训练,从描述当中,精准的抓到三样东西:
这件事情的事实是什么?
这件事情带给双方的感受是什么?
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如今再回头看这件冲突,之前孩子跟我们讲过很多次想要一台打印机,最简单的就行。我们都忽略了他的感受,没有认识到打印机对他的意义和重要性。
我们觉得没有必要买打印机,他的感受是父母没有支持他学习,爸爸妈妈口口声声所说的支持原来都是空。
孩子下个礼拜就要中考了,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每天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心里肯定也有很多焦虑,这时候父母对他的支持尤为重要。
这事情的焦点其实根本不是买不买一个打印机,而是孩子有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
我在课堂上就想,如果我在这个冲突之前,上了这个课,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许这个冲突就不会发生了,孩子可能就不会白白受那么长时间的伤害了。
同时我也庆幸,幸亏我来上了这个课,以后这种事情再发生的可能性就减少很多了。
隔了一天,打印机到了。孩子自己拆箱、自己安装、自己灌墨、自己调试、自己连接,然后开始打印。
他打的第一张内容,是一张我的照片。当我的照片一点一点的从打印机里吐出来的时候,他笑得特别特别的开心,我心里五味陈杂。
现在,这事已经过去快半个月了,儿子像换了个人一样,学习热情高涨,每天自己给自己出题目,自己打印,自己做,和以前被动去学习完全两样。
我们家里的关系,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和谐。孩子不再像之前一样每天支棱着脑袋,防御的看着我们,像看着敌人。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听别人说很多话。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我们没听到事实,我们不知道对方感受,我们也不知道对方的真正意图。
倾听其实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沟通技巧、最基本的沟通技能,可是我们很多人,真的是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学会。
其实我报名五维领导力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改变关系,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维度,这个会放到后面再讲。但是家里发生的这个冲突,给我触动太大,所以特别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我现在很想跟大家说的是: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当中:有和自己的关系,有和别人的关系,只有这些关系都理顺了都融洽了,自己才能活得通透、活得自在、活得舒服。
处理好关系的前提,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倾听;倾听的秘诀,是3f倾听。
三、我的生命意图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三点有关于生命的意图。
第一次听到生命意图这个词的瞬间,我有被击中的感觉。因为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我一直都处在迷茫的状态,人生已经过了半辈子,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在课堂上,老师问:
“假如有轮回,来生你们想做什么?”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是相信有轮回的。
我的回答是:我想做一棵树。
老师又问:你为什么想做一棵树呢?
当时没有具体的想法,就笼统的回答了一句:我觉得做一棵树很幸福啊!
回来以后,仔细地想了一下:
为什么我当时会回答我想做一棵树?
为什么做一棵树就会觉得幸福呢?
我们家楼下有一棵白兰树,每到春天的时候看着她开花,我就特别地羡慕。你看她春天满树繁花、夏天绿叶成茵、秋天硕果累累,冬天落叶遍地。
到了第二年,她又开始另一次轮回。然而今年的她,已经不是去年的她。今年的她,根往下又长深了一些,干往上又长高了一些。她还是她,她其实又不是她了。
她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成长,春天给人美丽、夏天为人遮阴、秋天给予人果实,等冬天来了,她将叶子送给大地。
而我们人的一生是线性的,经过哪个阶段,哪个阶段就过去了,无论是美好还是不好,都不可能回头让你有机会再来一次。
为什么想要做一棵树呢?
我觉得,这就是潜意识给自己的答案了:我想做一棵树,可以不断地让自己成长,在一遍遍地轮回中为别人带来幸福。
到家的第二天,我就拿出五维工具箱里生命意图的卡片,为自己做测试。
按照卡片上面的步骤,一步一步做下来,最后纸上只剩下最后一个词,这个词就是:舒展。
根据规则,生命意图的测试做到这里,接下来就要闭上眼睛,根据这个词想象一个画面,这个画面就是你的生命意图。
我闭上眼睛,眼前出现了一棵树。一棵笔直的,绿茵茵的,枝繁叶茂的树。
这可能就是上天给我的使命,不用等到来生。
我和先生聊这个事情,先生笑着打趣说:我看你的确是一棵树,一棵泡桐树。
应该说,先生是了解我的,泡桐树看起来很大、很结实,可是心有点空。
因为小时候特殊的经历,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够好,无论别人再怎么说我好,我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我常常觉得,自己就像童话里面那个稻草人一样,里面是空的。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在不停地学习,努力让自己更好。可是又因为没有目标,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一直都处在杂乱无序,茫然失落中。
现在进了五维大家庭,我觉得我可以暂时停下来不东奔西跑了,我在这里找到了我的人生使命,同时也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宝藏,里面有很多可以实现我使命的法宝,我要留下来好好的有目标有系统学习。
这些宝藏,足够填满我空空的心。我将在这里汲取能量,去传播和分享给大家,我要做一棵舒展的、有利于他人的、不再和自己拧巴的树。
四、总结
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到目前为止五维教练领导力技术给我带来的三点收获。
第一是干预问卷,帮助我觉察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带来了我行为上的改变。
第二是3f倾听,让我明白了应该怎么去听,怎么去表达,从而实现有效沟通。
第三是我在这里终于找到了我的人生意图。
关于这件事情,我写了一篇课后总结《用半生寻找,用余生做到》,也发在简书里面,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我现在想跟大家聊一聊,我是怎么来到五维大家庭的,又是为什么来的。
今年4月16号,我去上海参加一个大会,那天正好下雨,在会馆的门口我看见一个男士正冒着雨在搬东西,我就帮他撑着伞,帮他一趟一趟的把尾箱里的书送到了楼道里。
第二天,在另一个场合上课的时候,我发现站在讲台上的这个人怎么有点眼熟,再一想,哦这不就是昨天帮他搬书的那个人嘛?
这个人就是迈士顿国际教练商学院院长,复旦MBA trainer & coach俱乐部主席,ERIC。
他那天其实在讲台上讲了很多,我只记住了一张示意图和一句话:他说一个人是不能解决自己当下的问题的,必须让自己升高一个维度,才有可能看清自己身处什么局,才有破局的可能。
我前面有说过,在遇到eric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都处在迷茫中,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不知道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是什么。
eric的这句话,仿佛点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了一丝光。初中生看小学生的题目觉得简单,其实题目还是那个题目,只是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提升了。
我首先该做的,不是在原地打转,而是提高自己的维度。
以上就是我来到五维教练领导力课堂的缘由。来到这里以后,如果要用一句词来形容的话,
就是不虚此行。
我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很多优秀的热心的一同成长的小伙伴们,遇到了有大爱有大格局的陈序老师。
我仅仅只是抱着提升自己维度的心来到这里,并没想解决具体什么问题,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收获了这么多。
不但察觉了自己的问题、改善了亲子关系,更意外地明确了自己人生下半场的目标,并知道了通往这个目标的路径。
教练营、讲师营、萨提亚、身心灵……都是我将要去修炼的地方。
在课程结束之前,老师问我们:你们觉得教练是什么?
大家答的五花八门,老师说:你们说的都对,但是千万别忘了—教练的核心是爱!你们要爱每一个被教练者。真的爱他们,才有可能真的帮助到他们。真的爱他们,你的行为和想法都会不同。
这些话有些人听起来可能会觉得空,但我相信爱的力量。一个没有大爱的人,也不会有这样的格局。
当时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还在术、法层面打转的我有些懵,当时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回想又觉得实在情理之中,有份感动在心中流淌。
之前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一个家庭主妇去学教练领导技术有点儿奇怪,现在我明白了:
教练技术的核心是爱,这是一门爱的技术,学会这技术,可以去更好地去连接、去创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我将停在这里学习,修己助人。我曾经的经历是自己一切问题的根源,爱将是这问题的终极答案。
以陈序老师的的愿景:让每个人都成为教练,来作为这篇分享的总结。
感谢大家的聆听,以后请师兄师姐们多多指教。同时也欢迎今晚旁听的朋友们加入我们的五维大家庭,让我们一起修己助人,用生命影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