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烧饼》
从家走新路到学校得有七八里的路程。走出厂区七拐八拐的胡同,还要穿越一片田野,田野中有一条蜿蜒的小路,小路两旁是茂密的庄稼,离路不远处有一片古墓,墓前的石碑已被风雨侵蚀得不辨文字,几个残缺的石马、石象,半没在泥土里。早自习,小祥怕迟到,总是天还黑魆魆地就从家里出发,走到这里时,心里总是发毛。不过,一到村子里就好了,四下里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突突的心跳声才平静下来。
再往前走就是景区了。此时,耳边总会传来凄厉的叫声,似男似女,时高时低,绵延不断。后来,小祥才知道这是学音乐的学生在练嗓子,他不再害怕了。
小祥到校总是第一个,他和弟弟得在学校的大铁门外等一阵子,门卫才“咔吧”一声将铁锁打开,这时昏黄的灯光从门的缝隙中透露出来,小祥和弟弟赶紧往前挤几步,然后随着早到的学生走进校园。
校门口有一个烧饼摊,打烧饼的老汉早早就起来打烧饼,昏黄的灯光从低矮的木棚下射出,小祥和弟弟就围到炉子前等第一炉的烧饼。一个烧饼两毛五,这可是他和弟弟的一顿早餐,那烧饼真是好吃,刚出炉的烧饼冒着热气,闪着油光。接过用纸包裹着的烧饼时,热量从指间传到了心窝。轻咬一口,热气直往外冒,芝麻混着油酥的香味,令人满口生津。
“给,第一炉的,小心烫着。”老汉总是这样招呼小祥:“你俩今天又是第一个。”
小祥接过烧饼,一边吃一边取暖,不一会儿,烧饼就进了肚子。
小祥来到学校,教室的门还没开——这是经常的事。小祥就蹲在教室门口读书,老师来了,站到他的旁边,静静地看了半他才发现。他马上起身红着脸,不知说些什么:“老师……”
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笑了笑。
上课时,老师狠狠地表扬了他:“看看人家刘小祥,虽然基础不好,学习也一般,但咱们班谁有他的学习劲头大?……你们都得向刘小祥学习学习!”
大家一幅不满的样子:“就会装样子,讨老师欢心。”“哼!面老版,心捣蛋!”
老师姓常,东北人,年轻时插队到的这里。那时才二十多岁,这些小祥都是后来才知道的,老师很严格也很慈祥。常老师每天都来得很早,有几次,小祥看到她坐在办公桌前边吃烧饼边改作业,包烧饼的纸居然和他的一样。
交完作业,小祥愣在那里没走,老师抬起头问:“小祥,还有什么事吗,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小祥嗫嚅这说:“没有,老师。”
“那你一定有什么事。”
小祥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我知道你在哪买的烧饼,我也在那买,第一炉的烧饼,不用排队,我可以帮你买。”
老师笑了:“好呀,明天你就给老师买两个,要第一炉的,热腾腾,掉油渣的。”
“好!”
这是小祥受到的第二次鼓励,他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果然,第二天,小祥捧着热腾腾,掉油渣的烧饼,在办公室外面等老师。
老师接过烧饼,在小祥的肩头重重地拍了一下:“可以呀小祥,有信用,办事靠谱!”
“老师这是剩下的钱,给你。”
“不用了,算你的路费,你也给自己买一个。”
“我吃过了,老师。”
小祥将钱往老师的衣兜里一揣,跑开了。
小祥感觉自己不再孤独了,老师的肯定像一束光射进了他黑暗的世界里。
他更加努力学习了,课间除了上厕所,他总是呆在座位上做题、背东西。他仍旧少言寡语,但他快乐了许多。
寒冬已逝,春暖花开,小祥感觉自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能给老师一个惊喜。
期末考试后,小祥一如既往地上学。常老师看到小祥后,激动地扳着他的肩膀,将他带到了办公室。“小祥,你给老师说说,这政治你是怎么学的,这么难的题,你居然做对了!这道题全年级那么多学习好的没一个作对的,你做对了。真是让人想不到呀!还有,你的政治居然是个满分!”老师一口气没停:“还有,还有,你知道你考了多少名吗?全班第十九名,一下子进步了二十多名呀!”
小祥红着脸,心砰砰地跳着:“我,我,我也不知道,政治最后那道论述题,我背过类似的,考试时,我想起了,就把背过的加上自己瞎编的写上了。”
公布成绩的那一天,老师高兴地说:“同学们,很感谢大家的努力,期末考试,我们班是大丰收,是全年级第一名!”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尤其是我们班的刘小祥进步最大,从班里倒数,一跃考进了前20名,尤其是他的政治是全年级唯一的一个满分,下面请刘小祥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学习政治的。”
刘小祥紧张地站起来,语无伦次的说:“我不知道,反正,我每天下课都不去玩,就是背东西,学习自己不会的东西……”
同学们沉默了。
“我还有一个消息,不知对你们来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下学期,不再教你们了。”
班里顿时陷入了沉静。半天几个班干部才缓过神:
“老师,老师,你还教我们把,还教我们吧。”同学们都纷纷附和着。
果然,暑假开学,常老师去接新班去了,没再教他们。
教师节到了。那天小祥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他站在办公室门口张望。常老师来了,小祥跑着迎了上去。
“老师,烧饼第一炉的烧饼,热腾腾,掉油渣的烧饼,今天,我请客。”
常老师有些诧异。
“老师,节日快乐!”
小祥扭头又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