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写的日记,截取片段贴出:
早晨看到新东方家庭育儿公众号的一篇文章,贴了马伊琍多年前的一个微博《孩子,你慢慢来》,真是感觉到深深的共鸣!她反思说:“自己最后悔的就是育儿路上走得太着急。”她在大女儿爱马1岁时给她进行了哭声免疫训练,当时虽然很快见效,孩子只用了两个晚上就睡整夜觉,但到一岁半总是半夜醒来哭着求抱抱。还有定时把屎把尿,不让多抱不让摇晃、给宝宝制定作息时间表,这些规矩无疑是在塑造军事化管理的标准宝宝。可怕的是,这些扭曲的育儿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朋友垣妈说曹兄他姐姐家两个孩子都实施了哭声免疫法,觉得很成功。我认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是适合所有人的,即便现在看来是合适的,也许多年后弊端才显现。否则马伊琍就不会在六年后写下那些反思的文字。
你越是吝啬拥抱,孩子越是要索取。这是我突然的感受。这个感受是基于最近带孩子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的结果。一直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孩子小千万不能抱,除了吃奶换尿布,否则以后连你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因为他会很黏你,你一放下他就会哭闹的。不要一直抱着我赞成,这会让孩子形成过度依赖,而且对他的脊椎发育也不好,但事实是很多时候孩子对于亲密感的需求被强行压制和忽视了,没有得到满足,因为只有喝奶和换尿布这短短的时间才能得到母亲的拥抱,感受爱的温度,这对于缺乏安全感的新生宝宝完全是不够的。他需要你的拥抱。我遵循自己的内心,当六六有要抱抱的需求时,我及时回应,他的情绪基本上会非常平稳,几乎不会无理由哭闹,而且也并没有出现需要一直抱着不能放下的情况。相反,如果我一味的把他晾着,任他叫唤也不给他拥抱,他会由需求变成焦虑最后狂躁地哭闹。这样的结局就是大人和孩子都很崩溃。所以,我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做母亲,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吧!不要被所谓前人的经验限制了,把问题归结为孩子熊,不好带养。要相信孩子,他的感受是真实的,是需要被体察的,只要你足够重视和关注,他一定还你理想的亲密关系。
写作群里的雯君说了这么一段话:“关于育儿,重要的不是人在西方还是在国内,而是一个人的观念和做父母的愿不愿意学习和改变。不管东方还是西方,人性是相通的,人的弱点和劣根性也差不多,这就是基督教里Sin的概念,(人的原罪),人的本能都是自我中心,self-centered。所以,西方也有很多不合格的父母。对于我们自己来讲,最重要的是自我成长,有一颗愿意学习和改变的心。有很多人到了西方几十年也一样抱残守缺观念陈旧,不能改变和成长。一个人如果没有谦卑自省之心,任何宗教都帮不上忙。宗教徒的骄傲反而只会令人反感。教育和育儿,面对的是最脆弱无辜的灵魂,老师和家长如果不能从生命本质上去尊重另一个灵魂,就无法肩负起教育的重责。我个人对于养儿育女的态度是诚惶诚恐,生怕辜负了做母亲的使命。”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