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享给大家一个观点:总结方法是个持续的过程。不是学会一个方法,它就永久有效的,学习讲究与时俱进,方法也是一样。那我们为什么要总结工作方法?还有如何快速地总结方法?我们开始今天的分享。
一、什么叫方法?
所谓方法,行事之条理也。它是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通常我们制定方法的目的就两个,第一是效率,为了做得更快,第二是效益,为了做得更好。那方法一般都包含了哪些基本特征?
1、服务于目标;
2、有规则和标准;
3、可以重复使用;
4、加速成果产出。
当然有些人会说我在这行工作很多年了,有很多积累的经验,这些事情就应该这样子处理,但他忽视了经验也会过时,同时经验和方法是不同的,方法更讲究事情的系统化、可复制性和能否达到你的预期性。
二、总结方法的本质是找规律——投入产出规律。
投入产出规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帮助;2、持续有帮助;3、持续可量化的帮助。
这里要切记不要把假设当成结论、当成是规律。毛泽东选文一直提到“实事求是”,其中的‘求’就是研究,而‘是’就是规律。想要研究规律,就要找出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三步法来快速总结:
第一步,还原(摆事实):
思考以下的问题:(1)实际结果是怎样的?(2)实际过程是怎样的?(3)结果和预期的差距是怎样的?(4)每一部分的具体数据是怎样的?(5)有哪些意外和惊喜?
比如分析平时做的工作内容,可以列支出来后,让同事帮忙投票选出几条平时有利于帮助他们的工作,然后跟领导汇报这几项工作的作用,以后在这些内容上投入精力。这就是还原事实。
第二步,分类(抓重点):
思考以下的问题:(1)产品设计工作包括哪些内容?(2)项目有哪些考核指标?(3)销售业绩受哪些因素影响?(4)重点客户有哪几类?(5)最紧急的客户需求有哪些?
通过问题的分类,你就会了解到老板最看重什么、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以及哪个环节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等等。
第三步,推理(找规律):
通过以下问题的顺序逐步展开思考:实际成果是什么?决定成果的关键资源是什么?这个关键资源从哪里来?这个关键资源谁负责?如何找到更多关键资源?更多的关键能让成果更多吗?
通过层层推理找到其中的规律,那你就会明白在工作中,比如哪些工作要持续做并多做、哪些尽量少做、哪些可以不做、哪些一定不要做。只要你投入什么,就会带来什么。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要避免“过度总结”。要知道写太多不一定马上都用得上,跟你直接最相关才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