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前年双十一,当当网“邮寄”回来八本书,其中《断舍离》这本书是一口气看完的,读时,就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准备大干一场。
《断舍离》的作者是日本人山下英子,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家庭变故后醉心于瑜伽,在枯燥的修行中,慢慢从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悟出“断、舍、离”的理论。(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自己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从新定义人们与物品关系的定位,一切从“人”出发,以物品使用才有价值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增强对物品的掌控力,形成清清爽爽的生活,进而净化空间、提高境界,影响不可知的世界。
近六七年,由于装修、搬家,我俩一直处于收拾家的状态中。每一次整理、收拾后,都有一大堆东西要处理:送人、卖给收废品的、扔掉。在留与不留的纠结中,有的时候,好难决定。自己小时候用到过的东西,满满的回忆不说,还能用——还有可利用的价值:只不过在我家,已被更好用的东西替代了。好在……村里个别亲戚还接受这些二手东西,所以收拾时以送人为先,还有一种被使用的窃喜;第二层选择是卖给收废品的,一大堆东西,只换了一点点“小钱”,有点失落,不过,终究没有到了“一文不值”的地步;最后连收废品也不要的,只好被迫扔掉,每每扔时,终究觉得,有一点点负罪感。
直到现在,2000多个日子过去了,有些东西,有意无意回避,一直静静躺在哪里!有些东西几次拿起放下,放下拿起,出于不十分清楚的原因,始终下不了决心。如40年前的扬谷器,也就是第一代的电风扇,顶着一个大头,白色的罩子,蓝盈盈的三扇叶片,虽只有三档,转起来,虎虎生风,有劲极了,陪我们度过了多少个炎炎夏日,又带来了多少的爽爽凉风!每一次的陪伴,原来是——渐渐象亲人一样。还有水杯,大学时用过的,后来,又作牙杯用了好多年,拿起来,一看,就像回到了学校生活,一幕一幕,仿佛就在昨天……再放一放,下次再说吧,唉!……
山下英子说,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而需不需要,是以现在是否使用为判断标准的,不使用,就没有价值,就应该舍弃。而对我来说,单就从上面的例子来看,难以舍弃主要是源于对过去的留恋;对现在的回避和对未来的忧虑占的因素较少。
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开始了我的“断舍离”生活之路,以自己的物品为界,分三类,先从衣物鞋帽开始,边收拾便总结,实际整理中主要是克制“不舍”的心态。最终达到衣物与我一年下来都有适当融合交流,而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要达到这一点,从发现自己的需求克制自己的欲望开始。
高尔基说过:“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刚强有力!”
随着自己克制力的增加,慢慢真正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进而增强我对物品的控制程度,不断提高对自己内外的掌控力,让自己更加积极面对世界,更加轻松、更加自信、更加充满力量地迎接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