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君:“越看越好看”与“越看越不好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第一印象”为啥会是这样呢?带你涨见识!

在生活交际中,想必大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在你刚见到的时候很美,以后却怎么越看越不美了。还有就是,有的人给你的第一印象并不美,但是,后来却越看越好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影响

首因效应主导初印象: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当我们初次见到一个人时,外貌、穿着、肢体语言等外在因素会迅速形成第一印象。如果一个人外表符合大众审美标准,五官精致、身材匀称,就会在第一眼给人留下“好看”的印象。但这种基于外表的好感可能是短暂且片面的。

近因效应改变印象:随着交往的深入,近因效应开始发挥作用。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如果后续的接触中,发现对方性格自私、缺乏内涵、行为举止不得体,之前的美好印象就会逐渐被破坏,让人感觉“越看越不美”。相反,一开始外貌不出众的人,在长期相处中,通过展现出良好的品德、智慧和亲和力,给人留下越来越好的印象,进而让人觉得“越看越好看”。

二、内在特质的逐步显现

正面特质增加魅力:一个人的内在特质如善良、幽默、智慧、有才华等,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展现出来。当我们发现对方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独特的见解和良好的修养时,会对其产生敬佩和欣赏之情。这种情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对其外貌的看法,使我们觉得对方更有吸引力。例如,一个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乐于助人的人,即使外貌普通,也会因为这些优秀品质而在他人眼中变得更加可爱和美丽

负面特质减损形象:若一个人在相处过程中暴露出不良的性格特点,如狭隘、暴躁、虚伪等,会让他人对其产生反感。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这种负面情绪会投射到对其外貌的感知上,即使原本觉得对方好看,也会因为这些负面特质而觉得其不再有吸引力。

三、心理预期与适应

过高预期后的落差:当第一印象很好时,我们往往会对这个人产生较高的心理预期,期待其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然而,人无完人,一旦对方在某些方面未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这种落差会影响我们对其整体的评价,包括外貌。比如,一个外表出众的人,我们可能会认为他在社交场合也能八面玲珑,但如果他表现得很冷漠、不合群,我们就会觉得他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逐渐适应后的欣赏:对于第一印象不太美的人,我们的心理预期相对较低。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我们会逐渐忽略其外貌上的不足,开始关注到他的其他优点。同时,人类的视觉系统具有适应性,当我们长时间接触一个人时,会逐渐适应其外貌特征,那些最初被认为的“不美”之处也会变得不那么明显,甚至可能因为熟悉而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四、情感连接的建立

情感增进的美化作用:在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后,我们会更加关注对方的内在世界,与对方产生共情。这种情感上的亲密感会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喜欢和接纳对方,从而觉得对方越来越好看。爱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恋人之间往往会觉得彼此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这是因为爱情带来的情感体验使双方在彼此眼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缺乏情感的平淡感:如果与一个人的交往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情感连接,即使第一印象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觉得对方变得普通。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因为没有情感的支撑,我们对其外貌的感知会回归到相对客观的状态,容易发现其外貌上的一些小瑕疵。【中华风情录之文化艺术传播访谈栏目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