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收官,北大工科博士陈更勇夺冠军。
“陈更输了攻擂,看来又拿不到冠军了!”
“明天可是最后一场了!”
看到第九场的时候,大家都捏着一把冷汗,有些着急起来。最后一场对决中,陈更以5:2的比分战胜了中科院的工科在读博士生孙晓婧。
1992年出生的陈更,2013年参加第一季《中华好诗词》,2016年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擂台。
她是唯一一个连续参加4季诗词大会,上台14次的选手,从第二季开始,就有观众质疑,怎么又是你?
“我是带着参加《吐槽大会》的勇气来到诗词大会的。”陈更说,“只要诗词大会需要我,我会克服任何困难去参加。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不太关注输赢,但也不能丢人。诗词大会在进步,我也要进步,和诗词大会一起成长。”
第一次了解到陈更,是在第一季的舞台上,民国的装扮让我眼前一亮,忽然就关注到她。一身优雅、一脸微笑,让我感受到她的温柔、谦逊、博学。
在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一期中,她39道题答对了38道,正确率最高且用时最短,从百人选手团中脱颖而出,成为攻擂者。她镇静自若、出口成章、信心满满。
从外表及内涵,我再次被这一位机器人专业的工科的女生打动,她将诗词篇章的所有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
现场观众惊讶不已,而陈更却十分淡然,“我爱我的机器人生涯,它是我理性现实的左岸;我也爱我诗情画意的诗词世界,它是我柔软感性的右岸。”
第一季之后,陈更的每一次出现都有惊喜:第二季,她三度成为擂主;第三季,她继续践行与诗词的约会。只可惜与奖杯失之交臂。
而这一次夺冠,很多人发出的最多感慨是“不容易”。 一路过关斩将的陈更也忍不住哽咽,直言是很多诗友给了自己支持。
四年如一日,她的聪慧、努力、执着,如铿锵玫瑰般倔强的绽放着。四年来赛制升级、竞争加大,蓝衣青裙依旧,优雅、亲切和赤子之心依旧。
她落落大方地上台,回答每一道或深或浅的题,接受时好时坏的运气,体会“死去活来”或“柳暗花明”的大起大落。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诗词女神”成功的背后也有“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的故事。
从小欢喜中国古诗词,虽然没有规范的背诵过唐诗三百首,但从未放弃学习古典诗词,不管是浪漫豪放,还是婉约含蓄。
后来由于学业繁重,陈更中学时一心一意努力考大学,本科时一心一意努力保研,都没有涉猎诗词。
大学之前几乎只通过课本接触古诗词,虽然喜欢,但并未遍览名篇。21岁,上研究生的第一年,开始大规模研读学习。从研一到研四,从《唐诗三百首》到一些诗人的全集,随后出版自己的诗词鉴赏随笔《几生修得到梅花》。
作为工科博士,她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白天大部分就在实验室。早饭是一杯柠檬糖水,午饭是一个煎饼果子,晚饭是一碗麦片,学诗的时间,是从吃饭时间里省下来的。
在静默中沉淀内核,在重目下崭露头角。诗歌逐渐渗入她的生活,越来越难忘。有梦想,就会执着,有执着,就会不顾一切。
她十分接地气的。碰到会的题,那王者风范的架势,是我们每一个人。碰到不会的题,那种捉摸不透的神态,是我们每一个人。
梦想和青春一样,是一种信仰。有梦想的生命,就是总有雨露浇灌的花草,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生命力,如此的鲜活,颜色是最明亮的鲜艳。
追逐梦想的人是一贯地坚定,哪怕路上有太多的艰难险阻,荆棘坎坷。
梦想创造出人生,人生围绕着任何梦想被创造出来。梦想永远是梦想,不会凋零。
她与梦想互不辜负的样子,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