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客户价值角度思考,为什么有的产品没人买、没人用,有的产品却卖得很好。
刚好想起我要买个平底锅,淘宝上搜“平底锅”,出现以下画面:
先搜寻图片,那些一眼能看清产品外观属性的作为首选。
其中销量不错的,进去看看产品图片介绍,是不是和我需要的差不多。
看看评价,买过的人怎么说,有晒图更好,帮助我选择。
看看价格,哪些在我的心理预期之内。
综上评估,购买下单.....
整个过程,花费不到20多分钟
这是我们买东西的一个“缩影”,不同的人买东西考虑的“点”不同,这是由个人的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参考群体、家庭、圈子、社会地位角色)、个人因素(年龄、职业经济状况、个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来组合影响。
但有一个共同点:
消费者购买感知能带来最大价值的产品
什么是顾客价值?
简单的理解,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感觉到获得的利益总和-顾客付出的成本总和
总体利益包括:
有形利益:产品带来的功能利益、服务利益;
无形利益:产品带来的心理利益(品牌归属、形象价值等)
付出的成本总和包括:
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精神成本、心理成本;
主要是搜寻、辨别、购买/使用带来的成本。
比如买锅,我要购买给我带来最大价值的锅就会:
要最少的时间成本来搜索找锅(搜索结果不会超过两页,评价不会超过三页);最少的心理和精力成本来辨别适合我的(图片信息一目了然,感觉价格相对合适的,风险较小);选择相对较少的货币成本(在获得利益差异不大时,较低的价格比较吸引人)。
因为第一次买锅,如果以前买过苏泊尔有过满意体验,品牌诱因会驱动偏好。
因此,在淘宝这个市场环境中,卖家都会费尽心思控制自己的单品定位(哪些人买,会搜索哪些词)、增加自己的搜索排名、增加自己的销量、美化自己单品评价。
最终目的是:提供给顾客足够信息,帮助顾客判断;降低顾客成本,提高产品价值。
如果站在淘宝平台角度,也同样适用。
想想你刚买过的东西,你的手机、你的书、你下载的APP......
思考你在决定购买或使用他们时,感受到为你带来什么价值,你付出了哪些成本,为什么你购买了这款而不是另一款,有哪些价值因素在里面。
反观自己的产品,如果你是客户,在什么地方看到你的产品或信息?看到你产品时有没有相对合适的信息来帮助他们感知利益?你的产品信息是否有利于目标客户决定使用或购买?
如果没有,如何解决?
一、找主要利益与竞品
这有一个通俗的名词“买点”,即客户购买或使用产品所获得的利益点。
(1)列出自己产品的所有“买点”
例如百度外卖的一则广告:
传达的核心买点就是:内容丰富、帮助你选好你喜欢的、商家入驻有标准,吃得放心。
用户通过识别核心利益,清晰了解使用和购买可以带来的价值。
在确认用户关心的产品属性和利益点时,应该包含他们在做决定时会考虑的所有因素。
比如价格、功能需求、质量、服务、包装等,以便确定客户利益优先级,与竞争产品做对比优势。
(2)评估竞争产品的“买点”
竞争产品是满足相同顾客需求的产品。
例如在淘宝搜索“平底锅”,能够满足对平底锅形状要求的产品都是竞争产品;
如果心理价位在150以下,这个价位中能够带来最大利益的都是竞争产品;
如果对不粘锅无油烟有要求,能够满足我要求的产品都是竞争产品;
此时竞争是在不同场景、价格、功能之间的竞争
找出你的竞争产品,收集所有客户利益点,列出客户最在意的几项。
为什么要找出这些利益点?
顾客价值是“相对的”,在选择时会搜索信息(来自以往经验或当下看到的信息)来进行对比,感受差异。
不同地方出现的“价值对比物”展现的利益不同,感知到的利益反馈也不同。
找出顾客利益点,其实是为更好的给予消费者选择我们的理由。
绘制如下类似表格,明确竞争环境下产品的优劣势:
考虑下,你的优势,在哪些竞争场景下,是竞争对手比不上的?
然后参考下面的方法
二、提高整体顾客利益
按照文章开头的价值公式,就是想办法增加客户利益,降低客户成本。
(1)通过改进产品属性、服务、形象等来提高客户功能利益、收益、形象利益
江小白通过提高客户心理利益赢得市场,酒不见得比其他的好喝,如套用上表1,在其他白酒产品利益点:口感、礼品、高端品牌等已无法竞争的时候,绕过竞争产品,改进产品形象定位,给予客户心理利益:喝的不是酒,是一种心情。
当你的产品相对于竞争产品没有优势的时候,尝试在某些方面增加客户利益,特别是竞争产品在某一利益点没有做得很好,就是机会,将有可能抢到较多的客户。
(2)通过减少客户时间、精力和心理成本来降低非货币成本
可以通过问自己几个问题发现:
*用户在哪里可以找到我的产品?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当用户看到我的产品相关信息时,是否很容易的理解产品属性?
*我宣扬的产品利益,用户是否感兴趣?
特别是产品品牌还不知“人尽皆知”的时候,把你的核心价值表明,好好的说明产品,让用户更快的找到,更方便的理解、使用、购买。
(3)降低客户的货币成本
客户价值是“相对的”,如何降价,才能让客户感觉值,而不是感觉你的产品价值在降低。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价格歧视”,意思是不同的客户不同定价。
例如产品定价100元,有50个客户购买;产品定价150元,利润达到较大,有20个客户购买,但损失了30个顾客;如果我要定价150元,又不想损失那些愿意支付100元的顾客怎么办?
用优惠券等方式将他们区分开来,比如对产品有意愿但始终讨价还价的客户,通过分享获得优惠;肯德基通过收集获得优惠券;
让客户通过一定的“任务”获得利益,不直接降价,保住产品价值。阿里妈妈的淘宝客,也是这个原理。
还有借用节日来进行促销降价等等,目的是保护产品品牌价值,降低客户“相对的货币成本”
总结:
这是站在消费者角度的“价值利益”来思考,客户并非都是理性的,他们在感知到的有形价值(功能属性、产品服务等)、无形价值(产品形象、社会形象等),与付出成本(时间、精力、货币、心理)之间的差值越大,越会倾向于选择该产品。
在有选择竞争的环境下,找出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最佳利益点,评估竞争产品的客户利益,可以方便的衡量客户感知价值,为我们创造竞争优势。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改进产品,增加客户的感知价值:
1、通过改进产品属性、服务、形象等来提高客户功能利益、收益、形象利益
2、通过减少客户时间、精力和心理成本来降低非货币成本
3、降低客户的货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