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吗?
从来都是。
在高考恢复前,他在陕西农村插队,窝在生产队,干了三年,三年后,被招到棉纺织厂,又干了七年的搬运工。
1977年8月,国家作出恢复高考的决定。这年冬天,大学开始招生。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来到西安,进行首次招生。得知此消息,他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跑到招生的考场。参加考试的同学大多是电影或艺术世家子弟。他心里忐忑,感觉毫无希望,好在考试是公平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如愿考上了北影。
他就是知名导演张艺谋。
俞敏洪也是恢复高考后受益的人,之前由于没有高考;上大学,继续深造,他想都不敢想,也没料到自己后来会直接考上北京大学。
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仅复习了10个月的俞敏洪,就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但是拖他后腿的英语仅考了33分。他没放弃,1979年,他再次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这次拖累他的还是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要求是,英语必须是60分以上,结果再次名落孙山。时间来到了1980年,俞敏洪再次参加高考,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他却只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查分数线,得知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那一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
填志愿的时候,俞敏洪的老师对他说,你要是想上北大,语文成绩一定要及格,否则,北大不一定收你。可是俞敏洪的语文是却只有58分,他不敢下笔填北大,结果还是老师帮他填的。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俞敏洪一看是北京大学,当时就乐疯了。
张艺谋,俞敏洪都是高考的受益者,通过高考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高考是他们自己迈向各自人生高度的第一个起点。
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张艺谋也许一生默默无闻,一生也就只是一个搬动工。正是因为通过高考,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代知名导演,名字更是家喻户晓。而俞敏洪,是高考点燃了他人生理想导火索,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成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如果没有高考制度,这是难以想象和实现的。
02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
但转折点不只是高考
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知名主持人孟非:都说‘知识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就是没有听说过‘高考决定命运’。考上大学最好,考不上,也别太在意。像我这样勤勤恳恳工作一样可以挣钱,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1990年,孟非参加高考,语文成绩全校排第一,可数理化三科严重拖了他的后腿,总成绩加起来不足100分,他名落孙山后,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打工,送水、拉广告、做保安、当印刷工、开小超市,但一直都是临时工的角色。他始终没忘记最初的梦想,一直努力前行,最终从从四处讨生活的打工仔到国内炙手可热的主持人。
孟非角色的转变正是因为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才走向成功。
决定人生转折点还有个人的思路,所谓思路决定出路。
从1998年开始,汤唯连续两年备战中戏表演系,结果都以落榜而告终。
汤唯首次考表演系的时候,考官认为她的外貌普通且平凡,做演员不太适合。落榜后,父母让她进职业模特队,但提醒她:“想要立足演艺圈,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考上大学之前,不准早恋!”在职业模特队期间,每天训练、表演完后之后,别的女孩要不就是谈恋爱、要不就是逛街,她却捧起了书本。
2000年,汤唯标新立异,选择了导演系,终于,调整策略的汤唯一次性通过艺考,顺利进入中戏。那一届导演系总共才招了15名学生,仅有5名女生,汤唯是给大家留下了最深印象的一个,也是当年15名学生中是最美丽的一个。
通过大学深造,汤唯表演才能一日千里。2007年导演李安执导电影《色·戒》,她在其中饰演该片女主角,该片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金狮奖”,汤唯因在此片中饰演的民国女大学生王佳芝一角,从而使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她在成名并未止步,而是远赴英国学习短期的戏剧表演,后来更是通过了香港政府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并获取香港居民身份证。
汤唯的逆袭不正是“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及时转变思路,并努力学习的成果吗?
高考,可以让你扬名立万,也可让你就此沉沦。
让你踌躇满志,也可让你心灰意冷。
让你实现理想,也可让你认清现实。
高考就是人生第一道菜——大杂烩,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好不好吃,吃过才知道。
总之,高考是人生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起点,不是终点;是转折点,不是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