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时间,经历过3家公司,有幸认识一帮好同事,也没少见“光明正大”的职业性丑陋。
1.
四年前,北京北三环的一处KFC,前同事找我聊点事情。
显然,他对公司心怀怨恨,历数过往种种的不是,多次斩金截铁地断定:“我现在特别讨厌湖北人,接触过这么湖北人,他们都是些人精”、“×××人品有问题,客户签进来后,竟然背地里骂人家‘这傻逼竟然还签约了’”。
虽说是谈事,但抱怨要多得多,甚至是主基调。他嘴里的地图炮、领导言论、不公待遇等是他不满的缘由。再后来,四年间换过至少六七份工作,最短的不过一个月,最长的也不到一年,在频繁换工作里听到都是他对前公司、前上司的不满,好像这个世界都在跟他作对。
他是做业务出身,工作非常勤奋,公司加班最晚的一定是他,而且没有周六日。记得有一次,他在办公室里累到晕倒,后来送往医院打着吊瓶还在跟着单子,毫无意外地获得当年度的销冠。他一直抱怨的是“成绩与回报不成比例”,气愤公司未能满足其提出的要求。后来才知道他的要求是:因为他在走北京的保障房指标,年收入必须卡在某个线内,因此他的工资走的是现金,而且奖金也必须要走其他形式。而对于这家公司而言,自己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并且每年都要接受严格的公司审计,他的要求被拒绝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说这些是某些“情理之中”的合理要求,那么他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至少证明“一个巴掌啪不响”。答应去淄博拜访某位同事,事后食言却没有任何解释;问他一个事情,很少得到过直接的回应;对于自己的事情步步紧随,对于别人的相求爱理不理。所有的这些,他不过是在追逐自我利益路上的极致的利己者,但凡个人主张跟公司、领导的方向不一致时,就会急迫地跳出来“要挟”,或者叫“步步紧逼”,甚至不惜通过辞职去寻找新的寄托,在频繁的变换中一次次地否定外界,而他并未真正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种下的因就得吐下结出的果。
看起来的“勤奋、兢兢业业”不过是他职业性的外衣,内里的丑陋却不愿面对,或者压根不曾察觉。
2.
“那谁要我给他把这笔账报了”,领导又开始愁眉苦脸起来。
他嘴里的谁是公司的一个副总,那笔账是他家里购买了些家具的发票。副总之所以找我的领导,主要是看到本人在负责某个项目,正好可以以里面的某个名义走账。
作为职业经理人,大家都心知肚明,揩点公司的油水是顺手之举,而对于更级别的职业经理人更是不名言说的行业潜规则。不只是上面如此,下面的员工也不例外,我们出差在外都会选择住极便宜的酒店,然后让酒店开出高出数倍的发票;或者部门的团建经费由员工定期缴纳,而公司拨下来的经费被部门经理报销挪为己用,……。
“大家都这么干,我不这样做,那不是犯傻吗”,绝多数人一定是这么想的。
这家公司始终以“结果导向”作为企业文化,以凶悍的市场能力牢牢站住市场第一的位置,公司也时刻教导员工的职业性:工作、外出、讲课都必须要正装加身,就连面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就是“职业素养”。我们也相信,大部分的公司在新员工入职时,多多少少会接触公司的制度培训,而且我们也会信誓旦旦地做出承诺。而随着工作的“耳濡目染”,越来越多的人会心知肚明地去跟随。
人性永远不能去考验的,否则自己会一败涂地,甚至对世界陷入无比的愤怒与绝望。只是我们在口口声声包装自己职业性的时候,晚上照镜子是否会有所心虚?或者我们是否有更好的途径去推动公司制度的建设,通过努力去将这种人性里的贪婪降得更低些呢?我们是否又可以将聚焦在不良面的心思转移一些到更积极的追求上呢?
在我们苦心教导自己的客户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时,而自己做的一点也不职业,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原来几十号人的大事业部只剩下了4个人在苦苦支撑,犹如鸟兽俱散。
题图:来自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