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维持生存的基本原动力,是他的“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就是一个人的自信、自爱和自尊,先建立自信,自爱才能建立,然后自尊才能跟着建立。
自信就是依赖自己的能力,是自爱、自尊的基础。
自信简义是“我相信我有能力”。
自信是人们可以取得人生里所追求的成功快乐的能力,包含三点:一是对事物的认识;二是对事物关系的尊重;三是对自己与事物的界限 的了解。这三点做得越好孩子的力量使用出来就可以更有效果,所以能力是自信的基础。
让孩子多做事,便帮孩子建立经验,继而建立能力,再而建立自信的方法。
鼓励孩子多用自身的能力,无论是思考或行为,在种种事情上多肯定他做到的效果,孩子便能建立自信。
家长妨碍孩子建立自信的行为,和建议自信的方法,如
1.只看到孩子的失败,看不到孩子的成功。(我们应该注意到他做到的部分,对做了和做得好的地方肯定,然后才提及尚未或欠佳的部分,并且 以确认孩子有能力把那部分也做得好的态度说话)
2.代孩子做他本来可以自己做的事,也就是“代替孩子成长”。(孩子可以做的让其做,慢慢地,他会注意到自己能做种种事的能力,他与其他同龄的孩子在某些事显出超越他们的能力,他的自信便能建立)
3.怕孩子冒险出意外,不让孩子去尝试、突破。(人生的一些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内对安全没有太大威胁的活动,如爬山、露营,可培养出孩子在困境中照顾自己的能力,更能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提升。)
4.多批评少嘉许的语言。(这样会使孩子难以认识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 中需要很多鼓励和肯定,才能建议起对其成长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能力的认识和信心。)
5.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说话,让孩子感到有地位,会使孩子更易产生责任感和自律。(在参与过程中,孩子的自信、自爱和自尊最容易培养出来。)
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自爱与自尊,决定他人生有多少的成功和快乐、满足和幸福。
以下为简易建立自我价值的技巧,让家长帮助孩子建议更多的自信、自爱和自尊。
1.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制定 一些切合实际的、让孩子做事的目标,并且不断给他鼓励。
2.日常家庭里的事,听取孩子的意见,容许孩子参与计划及做决定,并且尊重对孩子的承诺,是让孩子建立自己的地位及内心价值的好机会。
3.做错时不加以姑息。
4.不代替孩子做事。
5.不以奖励或惩罚操纵孩子。
6.在自己情绪稳定时斥责孩子。
7.背后训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教导孩子学会有效表达内心的意思(如情绪感受需求等),当孩子的有效表达得到恰当的回应,孩子对其事件了角,以至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就更有把握,他的自信就会增强。
比做事的能力更重要的就是有效表达内心情绪、意念的能力。这个能力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负面情绪产生,也达到提升EQ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