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经历以及亲戚朋友的经历之后,我对网友“猫咪会咬人”写的一段话非常有感触,并从心底认同她的观点,她说:
“把孩子养成听话孝顺反而会让她在生活上处处碰壁。
一个在家庭当中不断被打压、被规训要听话、懂事儿、顺从的女孩子,步入社会以后,就像把一块肥肉扔进狼群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家里的父母再不给这个女孩子心理上更多的爱,生活上有很多的苛刻,那这个姑娘一定会因为感情问题备受折磨,甚至越早进入婚姻,就会越坠入泥潭。
如果能自我反省,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对自己够狠,尚且有爬出泥潭的可能,心性越软,就会被生活吃得渣都不剩。”
实际上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家里也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怎样,不听话就会....”家长们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会互相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孩子心里知道:自己表现得“乖”,大人就会高兴,自己听大人的话、察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大人就会喜欢自己,夸自己“懂事”。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师和疗愈师都有这样的结论: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小时候表现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成熟。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作为心理学爱好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乖”和“懂事”的本质是“自我”的压抑
2.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心理问题?
3.家长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一、“乖”和“懂事”的本质是“自我”的压抑
我认为,“乖”和“懂事”的本质原因是孩子的“自我”被严重压抑。
早期“自我”的形成受父母的影响
什么是自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自我”定义为“一系列与自我相符的观点和信念的集合”。它可以被归纳为这一问题:“我是谁?”作为个体,我的身份是什么?从这个问题出发,有哪些对自身积极或消极的主观判断?
“自我”分为三个部分:
• 自我形象。即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方式。其中身体形象施加重要影响。
• 对自我的看法。即我们的价值观和自尊。
• 理想的自我。代表着我们期待成为的对象和生活愿景。
一个人的“自我”是怎样形成的?
罗杰斯指出,每个人早期的“自我”受童年经历和我们对这些经历的阐释所影响。而对这些经历的阐释往往受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所影响。
我们会全盘接受来自父母的议论、判断和评估,并将这些信息内化,从而学会取悦他们。罗杰斯将这些称为“价值条件”。
正是因为这些“价值条件”,我们爱父母所爱,憎父母所憎,提倡父母所提倡,鼓励父母所鼓励。我们全盘接受父母的价值观,并用父母的眼光和评判标准去看待和解读这个世界,并将这些内化成为我们的“自我”。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老鼠生儿会打洞”。
同时,学校、朋友和社会的观点和判断同样会影响我们的看法。
我们的至亲之人说的话分量甚重,他们影响着我们对“自我”的定义,进而影响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做选择的方式。——《她世界》,伊丽莎白·卡多赫,安娜·德·蒙塔尔洛
个体在与父母的无数次互动中塑造出“自我”,在父母的有条件或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中,个体以同样的目光和标准看待自身。
然而,我们的文化喜欢听话的好孩子,对于那些叛逆捣蛋的孩子多半进行指责和批评。这在我看来,父母之所以指责叛逆的孩子,是为了自己省事,避免孩子给自己造成麻烦。
以自我为中心的、控制欲强的父母习惯对孩子横加指责和批评,给孩子贴负面标签,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失去内在驱动力,为了自我保护而不愿意做决定、不愿意表态。
久而久之,孩子便学会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去想自己真正渴望的事情。孩子的独立空间会被挤压。
我们每天都在重构人生与自我及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声音在童年时被压制,那么做出自主决定将变得格外困难。——《她世界》,伊丽莎白·卡多赫,安娜·德·蒙塔尔洛
二、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心理问题?
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他们压抑了自我,逐渐缺乏生命力,无法为自己做决定。
在父母的指责、批评和有条件关注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成为完美主义者、抑郁、共情能力低。
1.安全感缺失是根源
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安全需求是人类最初级的需求,也是孩子基本的、与生俱来的需求,为了得到安全感,孩子会通过哭闹、尖叫或嬉笑等方式与父母建立联系。
父母倾听和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态度、尊重孩子的个性,并以一贯的积极来满足孩子对安全感的需求。在这样的互动中,孩子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得以调节和解决。孩子会感到无论何时父母都在,进而开始尝试探索自己的周围。
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父母爱的,才会形成很强的自尊心,进而认为自己值得被爱。
在缺少父母关注和共情的家庭里,孩子缺乏安全感 。与父母明显的情感距离和不稳定的相处状态,父母的误解或排斥不仅让他们焦虑不安,还进一步降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并因此而变得不自信。
《她世界: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成长图鉴》里提到,当父母对孩子的有条件关注具有吹毛求疵的倾向,并带有强烈的规训意味时,父母的严厉批评、有条件的爱,以及在兄弟姐妹之间的侮辱性攀比,会让孩子成为冒充者综合征患者。
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会内化出一套自我批评系统,内心承载的各种偏见使他们无法以积极的眼光看待自我,更难以善待自己。
2.低自尊导致缺乏自信
《她世界: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成长图鉴》里提到,自信的人通常具有以下3个特征:
1) 他无须征求他人的意见得到认可,能够以坚韧的意志在探索中灵活有力地前进。
2) 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能坦诚面对欲望和挑战。
3) 能够自我接纳,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失败,并将其视为生活和学习中的常态。
而缺乏自信的人通常低自尊,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无法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自我价值感低。
一个人的自信通常与自尊有关。
精神病学家、心理治疗师弗雷德里克提出了自信金字塔模型,从下到上依次为:自尊(我对自己的看法)、自信(我的个人能力)、自我肯定(我的人际交往能力)。
其中,自尊心是建立自信的基石。
“自尊指的是无论在何种条件下,一个人都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自尊和自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她世界》里提到,自尊为自信提供沃土和情绪安全感;自信提供活力,促使个体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助于个体保持良好的自尊。
自尊使我们对自身的价值充满信心,肯定自我。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有助于我们定义自己、肯定自己,进而培养良好而健康的自尊。
伊丽莎白·卡多赫在《她世界》里指出,一个人缺乏自尊时,不仅害怕要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还害怕陌生的事物。
不仅如此,低自尊会让我们时刻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甚至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请求、不懂得设限、畏畏缩缩、低声下气、态度悲观、无法接受别人的建设性意见、不愿承认失误、以被动攻击来回应等。
3.完美主义的背后是无法接纳的自我
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在《在人际关系中成长:拥有受益一生的高质量关系》里说:“自我价值感越低的人,越渴望变成理想中的自己,或者说渴望自己能变得尽善尽美。”
成熟状态中的人,其社会自我、镜像自我和理想自我是无限接近的。
人能从社会交往中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反馈和评价;越自卑的人越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理想中的自我,希望自己无所不能;人与人互为镜子,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人。这是正常的需求。
但是,一旦超过了一个正常范围,就会变成病态,即完美主义。
什么是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一种病态心理,是虚假的自信,是冒充者综合征的其中一种类型。
完美主义有哪些特征?
完美主义者通常有以下特征:
• 超负荷工作
• 害怕失败而拖延
• 过度关注事情不顺的一面
• 害怕出错,严格监管他人
• 对自己严格要求,无法容忍批评
• 严苛的自我批评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高要求”或“严标准”,害怕犯错误,使自己无法容忍任何瑕疵或失败、同时认为自己无论在专业领域还是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都不够优秀。
适应性完美主义个体有高标准和成就的渴望,并通过一定努力使目标在其能力范围内实现。
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个体对自己强加不切实际的要求,这些要求给他带来焦虑和压力。
完美主义有哪些表现?
渴望成功和得到他人的认可,同时又觉得自己不够好。
由于历史、社会和家庭原因,女性完美主义者比男性完美主义者要多。
女孩的成长环境没有男孩宽松。女孩在成长过程中被培养成得礼貌、谦虚和忍让,她们也逐渐将这种“好女孩”标准内化成自我规训。她们渐渐变得小心翼翼、过分谨慎,越是身处舒适轻松环境,越是无法容忍任何错误。
任何微小的失误都会使她们更强烈地怀疑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她们在不断给自己施压的同时,也使身边的人不好过。
完美主义使她们以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甚至陷入极端困境——抑郁。
完美主义的原因是什么?
新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认为女性的心理问题并非由女性的生理本能和冲动造成,而是由女性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人际关系对人们的观念形成过程起到关键作用。
父母给孩子营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自信的养成有重要作用。
健康热烈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冷漠、孤立、充满敌意、互相伤害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增强子女的自信。
4.抑郁和拖延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里提到,“好孩子”容易有两个恶果,即叛逆期推迟和缺乏生命力。
所谓叛逆期推迟,就是别人成熟的时候他却刚刚开始叛逆。
没有形成完整自我的孩子缺乏生命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做事情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
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探索人生的40堂必修课》里指出,拖延其实是一种被动攻击,是对父母的反抗。
严重的拖延会导致抑郁。
他们害怕失败,同时也害怕成功,因为成功之后,父母会给他们更大的压力并表现出更高的期待。
如果一直拖延,他们认为自己就不会失败,也不会承受成功带来的压力。
拖延症是一种丧失自主性的表现。
“自主性是一个人能按自己的意愿努力和行动的一种内驱力。我们常常深有体会的“拖延症”就是人失去内驱力时的状态。自主性强的人最明显的特质就是积极、主动地计划和行动。而自主性是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和父母的互动中获得持续的信任性支持的结果。”——侯玉珍,《因为我是女性》
拖延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本质是父母的不信任。
西班牙心理学家阿尔瓦罗.毕尔巴鄂在《孩子的大脑:智商与情商的真相》一书里提到一个孩子的自信公式:CN=(CPeN)^2, (CN指孩子的自信,CPeN指父母对孩子的信心。)孩子的自信等于父母对孩子的信心的平方。
我们经常听到养育者在带孩子的时候过于小心翼翼,孩子爬高,会说“太危险了,你不能爬那么高”
;孩子上下楼梯,不相信孩子能够自己安全地上和下;孩子写作业,不相信孩子会自己主动完成……
这些都是家长替孩子感觉,久而久之,孩子不再相信自己的感觉。
而年幼的孩子并没有形成“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样的意识。大脑的“杏仁核”会把家长的传递出来的这种感觉信息输入,并储存恐惧的信号。
当再次面临同样的情形时,这些恐惧信号会被激活。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自己无法做好某件事情。对父母越来越依赖的同时,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低自尊滋长,对自己的事情不再感兴趣,认为那是父母要做的事,最后变得拖延。
在我看来,解决孩子拖延的问题,最关键还是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做决策,把尝试成功和失败的机会还给孩子。
5.共情能力低
患抑郁的妈妈和情感严重隔离的妈妈,面部通常无表情,与孩子的互动少,情感联结慢性阻断。孩子因害怕、恐惧而出现情感匮乏和退缩。最终孩子的共情能力受到影响。
共情能力的发展得益于妈妈与孩子的持续情感互动与联结,这种互动与联结会促进镜像神经元的发展。
而缺少与妈妈互动和情感联结的孩子镜像神经元发育受损,共情能力得不到发展。长大后,他们往往无法理解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如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不理会自己、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喜欢自己。
缺失的共情能力,只能通过理性地推理去弥补,进而变得过于理性,最终导致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渴望爱,却没有爱的能力。
三、父母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当孩子身处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极差、家庭随时面临崩溃、孩子经常遭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就会在所难免。
家庭环境是孩子自我形成的关键,因此,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1.悦纳自己,形成自己的养育风格
加藤谛三在《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里说:“育儿成功的人也没有资格因此得意,并谴责其他家长。在指责那些育儿失败的人之前,应该先感谢自己幸福的过往。”
正如作者所说,育儿成功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幸福的过往,一对合格的父母。
但是,大多数人的父母也像大多数的我们一样,带着种种伤长大,没有经过考试领取合格证,就成为了孩子的父母。我们毫无差别地继承了父母的那一套育儿方法。
然而,从我们意识到问题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改变。
承认自己不是优秀的父母,至少能避免沦为最糟糕的父母。
罗杰斯在谈到“自我”的概念时说道:“除非我们接纳自己的原貌,否则我们将无法改变、也无法脱离现状。”
只有接纳自己之后,才有能力改变自己。
侯玉珍在《因为我是女性:如何深度疗愈代际创伤》里说:“育儿除却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它的核心在于父母是怎样的人,即父母的人格决定了养育的质量。”
虽然我们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但是我们依然有属于自己的优秀品质。
我们的行为是由我们的内在人格决定的,孩子会内化我们的内在人格。我们拥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决定了我们的养育特质。
侯玉珍建议我们列出那些不能自我接纳的地方,让“阳光”照进来。
再列出5个以上养育孩子的独特时刻,在那一刻,我们和孩子都是快乐而享受的,将这些时刻描述出来,发现自己拥有独特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有效的养育理念等。
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优秀品质形成自己的养育风格。
2.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一个家庭的核心关系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大于任何亲子关系。
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根源上改善亲子关系。孩子看到父母相爱,才会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因为最好的家教就是爸爸爱妈妈。
良好的夫妻关系给孩子营造温馨而稳定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互不尊重对方,指责和贬低对方,那么孩子也学会了不尊重自己的父母,不认同自己的父母。
小时候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父母,会颠倒亲子关系,会将孩子当成自己内在的父母进行索取,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那些控制欲强的父母,通常以满足自我的需求为出发点来控制和要求孩子。
追溯他们的夫妻关系,我们发现,他们的夫妻关系并不和谐。正因如此,他们才将关注点转移到亲子关系上,试图控制孩子,以填补夫妻关系带来的创伤和缺憾。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
放任夫妻存在的问题不管,转而关注亲子关系,无法从根源上改善亲子关系。
3.尊重孩子的个性,接纳孩子的不同
《她世界: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成长图鉴》里说:“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她自己的优点、缺点和独一无二的个性,她具有完整的人格,而非我们的个人的延伸。”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性子急,有的孩子性子慢,有的孩子天生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喜静。
我们只有尊重孩子的个性,接纳孩子的不同,给他们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做选择和决策,培养他们的自主感、胜任感和责任感,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提升自尊和自信。
4.学会倾听孩子,给孩子无条件的关注和爱
听比说更重要,倾听孩子,看见孩子心底的真实需求,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是父母需要学习的一项技能。
邹璐在《亲子沟通密码》给了我们打开了解孩子内心需求大门的钥匙,那就是——重复式倾听、同理倾听、纵贯式倾听。
如果你总是在孩子说话时习惯性打断他们,急于给建议,孩子不仅不会记住你说的,还会启动防御机制遮掩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倾听孩子,不需要我们给他们建议,更不需要给答案,只需要做好听和问就够了。
带着我们的体贴和关心,跟着孩子的感受,去体会孩子喜、怒、哀、乐,以及想法和需求。
这种倾听方式的核心是同理心,是我们对他人的感情抱有的一种开放的态度,把自己的评价、建议搁置一旁,先让对方把话说完。
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自己的需求被看见,而自己值得被父母关注和爱。
当一个儿童受到的关注是无条件的、开放的、好奇的和积极的,他便得以保留其“真实的自我”,并在其引领下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她世界》,伊丽莎白·卡多赫,安娜·德·蒙塔尔洛
无论成功或失败,父母都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时候,孩子在父母持续的积极关注下,才会不断增强好奇心、自信和创造力,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审视和对待自我、接纳自我,并保有独立性和自尊心。
5.使用积极的语言,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表情
父母好好说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她世界: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成长图鉴》里所说的,“我们的至亲之人说的话分量甚重,他们影响着我们对“自我”的定义,进而影响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做选择的方式”那样,每个孩子的未来,都藏在父母的嘴里。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好好说话。
孩子的大脑具有可塑性,父母越是经常鼓励和赞扬孩子,孩子就会越自信。相反,父母越是经常贬低孩子,孩子越不自信。
西班牙神经心理学家阿尔瓦罗·毕尔巴鄂在《孩子的大脑:智商与情商的真相》里提到,孩子的大脑会把父母对他们的描述保存在大脑中一个叫作“海马体”的部位中,这个部分负责储存关于世界和自身的所有知识,他将影响孩子在生活中做出的每一个决定。
简单地说,就是你给孩子贴什么标签,孩子的大脑就会控制孩子按照你的设定去行事。
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你是勇敢的”“你很有创意”等一类积极的语言,那么孩子就会按照你给她的设定去行事。同样的,当年经常说孩子是自私的、胆小的,那么孩子也会按照你的设定去行事。
伊丽莎白·卡多赫在《她世界: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成长图鉴》一书中指出,父母声音的语调、用意、词语的选择,甚至是说话的姿势都至关重要。
在亲子沟通中,语言的重要性仅占8%,语速和语调占38%,而表情和动作却占了58%。即使你什么也不说,孩子也能从你的表情和动作里看得出来你是否认可他。
因此,我们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使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同时注意我们语速、语调、表情和动作对孩子的影响。
除此以外,我认为多学习育儿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当中,为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而努力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