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韩笑再次回到上海,这个与已故男友有着过往点滴的地方。
一次无意,韩笑请员工吃饭,来到楼下一家叫做“小食堂”的地方,熟悉的店名,熟悉的菜品,韩笑陈旧的思绪一下子被扯开了一个口子,与男友的过往哗啦啦向外倾倒。
她探究了店主戚峰,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她不知道他与他有什么联系。
韩笑从一开始的落荒而逃到后来情不自禁的走近。电影用倒序的手法回顾了女主和男友的过往,讲述了店主戚峰的故事,戚峰与男友的联系,也得知了男友死亡的原因。
一切的故事都由小食堂展开,伴随气韵芬芳的菜香,还有活跃在舌尖味蕾上的美味。
女主韩笑本是一个非常可爱活泼的姑娘,时隔多年,所谓“长大”归来,服饰和发型都发生了改变,处处象征出被时光打磨过后的痕迹,也许年龄、阅历确实增长了,可记忆却对旧事处处留念,不愿结交,不愿回家,不愿向前,这灵魂与外表不符的样子,真丑。
店主戚峰由于生意上的挫败,接手了旧识王安的店,延续“小食堂”之名,做起了店老板。与其说他是躲避现实,不如说他是修养生息,无菜单,每天只做固定的菜品,不做快餐,没有外卖――不快不卖。
这看似任性的原则,来往之人却络绎不绝,就像是匆忙人流中的一座驿站,给人以安心。当然,敢任性自有他的理由,不快不卖保证了食物的新鲜,做出的菜品也是色香味俱全。
影中的戚峰身穿白色马甲,勾勒出欣长的身段,棱角分明的脸随着身体重心微微向下,握住刀的手行云流水之间就将案板上的食物切好,再下锅。整个背景以白色类干净的颜色为主,显得食物本身的颜色更加鲜灵。
单单看他做菜便是极致的享受。
环看自身周边,还是有很多人对于做菜这件事充满抱怨。
“吃完早饭又得早早准备午饭了。”
“这菜择起来可真够烦的。”
“这东西入锅根本不听使唤啊。”
往往菜还未出锅,案板、灶台乃至天花板就像打过仗后的战场,遍地尸骸。
能被吸引住的情节,要么是与自身相似而引起共鸣,要么是自身所向往而想要追求。
当然,我属于后者,我向往做菜时的从容淡定,向往这流畅的刀法,向往这雅致的布菜,和最后出菜的那份成就感。
这使得做菜多了一份享受,少了一份嫌厌。
最后,就要来说说那个一直令女主念念不忘的男友王安了。
王安是个孤儿,跌跌撞撞的长大,简单说就是生活在底层的穷苦人,但为人也是善良朴实之极,而从小在处境优渥的环境中的韩笑,偷着来吃家里人不让吃的街边小摊炒河粉时,与摊主王安相识,也许是因为欣赏,也许是因为新鲜,两人恋爱了,并瞒着家里人私奔到上海,后来以王安的死为感情的告一段落。
其实,就我看来,这就是这两人感情的最好结局。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首先,这段感情是肯定不被家里人接受的,门当户对这一条首先就是最大的阻隔,我辛辛苦苦培养出的出色女儿就这么被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小子给掳走了,哪个爹妈能同意?
你说你相信王安是个好男人,他会努力挣钱努力强大,即使他挣不了钱,我能挣钱,我们可以好好生活下去的。姑娘,他愿意这么一辈子在你的身后吗?他要是真的愿意,这人倒真的不可靠了,他要是说他会挣钱,他那文凭,要凭什么在上海这座城市立足?炒河粉吗?
你说,可是我们有爱情啊。你的爱情,真的能维持你想象的那么久吗?在上海的大房子里,你想好好坐下来看书,他在一旁各种打扫卫生,你说可以请个保姆,他自己没有这个经济实力,除了生活中的关怀呵护,你精神上的渴求,他能懂吗?
如若你没有这种渴求,在遇到戚峰后,他与你精神上的共舞你没有动心吗?你一次次的去小食堂,真的只是想找寻男友的味道吗?
精神上的共舞何尝不重要,戚峰站在店门口的小巷中,张开双臂让韩笑想象自己身在一片美丽的海洋中,路人看见只怕是要躲远些吧,韩笑就真的在想象,而且是那样的投入。
“你有没有觉得树下这个投影,很像一颗爱心?”曾几何时,我对两位不同的密友说道。
“神经病吧,都马上要迟到了,赶紧走吧。”一位如此说。
“旁边那丛低灌的叶子,两两相连也是这么个形状呢。”另一位也颇有兴致的研究起来。
人总是相似而吸的动物。
当然,王安确实找到了谋生的职业,开了一个小餐馆,取名“小食堂”,这时,两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而两人的感情也在此落下了帷幕。
两人的感情保持在了最初的快乐中,残酷的未来还未到来,未来尚且不知道会成为怎样,只能肯定不平顺,分开也说不定。
这不知道比多少情人变陌生人乃至仇人好的多。
当然,这对人来说并不公平,尚且只是安慰自己的说辞罢了。
因果尚有源,且行且珍惜。
那后来的韩笑是否走出来了呢?戚峰回到了他自己的战场吗?他俩有情感的后续发展吗?
不剧透、不累述是我对此影片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