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女儿的QQ号被盗,骗子冒充远在英国的女儿,要求我们打一个电话给一个知名教授(据说他家人患重病),给了号码,诈骗金额约十几万。
当时我正在教研,是我爱人在处理这件事并截图给我,我只是在间隙随意地输入了教授姓名,是北京某知名教授,又搜索了一下电话号码,却是广东的(真不是黑广东)。等一上午教授结束后,爱人跟我才详细地说起了全过程。因为时差关系,女儿早晨醒来,看到留言,才知道自己QQ被盗。
当然,骗子不会得逞。不过这件事,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想法。
2
绝大多数的骗术都很简单,创设一种情境,创造一个故事,然后等待受害者落入圈套。它靠的是受害者的没防备。就像我们所经历的故事,无论身边有多少QQ被盗,当“女儿”在另一端给你讲一个故事时,你一开始根本不会怀疑那个人可能不是你的女儿。
而这个故事漏洞百出。
骗子的故事,仔细思量,大多漏洞百出。这不是骗子太傻,恰恰是骗子太聪明。骗子通过简单拙劣的故事,精确地筛选到了适合的人群。故事越精巧,成功的成本越高。相反,故事越拙劣,居然有人信,那么成功的成本就非常低。许多老人容易受骗,就是这个道理。毕竟在中国,人口基数如此大,应试教育又普遍导致国民的推理能力较差,很容易圈到大堆大堆的猎物。
这就像那些煽动性的演讲,因果关系经不起推敲,只要靠煽动情绪,却有大量追随者。你的演讲越理性,越缜密,追随者越少。
3
人都会犯错误,但是不要犯低级错误。
作为成人,难免会与亲戚朋友有一些经济往来。在这方面,涉及到的金额超出一定数目(例如过万),我都会做一件最基本但也最简单的工作:电话验证。并且,对方的账号,会要求用手机短信而不是QQ来发(除非在一个安全的情境中)。
所以像这次遇到的事,我通常会做两件事:
1.与女儿通话或视频,确信是她在跟我们QQ交流。
2.询问事件全过程,以防止女儿本身是受骗者。
一般而言,仅仅是电话验证,就足以防止绝大多数骗局。可惜许多骗局都会得逞,因为骗子往往会创设一个非常紧张的情境,引发受骗者的紧张情绪,从而忽略了这一过程。
4
如果仅仅是一次被骗未遂的经历,不值得写一篇文章。这件事引发的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呼吁,我希望学校将防骗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教给孩子们,哪怕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这种技能的传授可能很简单:
1.创设几种最常见的情境,例如网络诈骗、校门口的拐卖、性侵引诱、游戏场景下的圈套、网恋骗局,然后分析基本的套路。
2.教给孩子们最基本的识别和防范技巧。对我来说,最核心的一步是“验证”。哪怕是熟人(例如父母的同事)突然代替父母来接你,也需要听到父母的声音进行验证。
对家庭和学校来说,这些作法很容易,并且可以进行测试,但是十分有效。
当然,也可以进行高级分析,引入批判反思性思维。但基础的简单的教育必不可少,毕竟今天这个社会是一个高度网络化的社会,风险随之已经大大增加了。
实际上,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孩子对陌生人(更不用说熟人了)的轻信,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有时候,宁可过度谨慎。例如,如果孩子(尤其是女生)独自坐出租,在夜间或者要经过偏僻路段,那么,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随手将司机的信息(一盘前排座位正前方就有)拍下来发给父母。
5
我的QQ从未被盗过,因为我从一开始就采取了防范措施。如何设置容易记住又不容易被破解的密码?百度一下就学会了。
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是对身边的人负责任的一种方式。
实际上网络根本不安全,在黑客那里,你的一切都是透明的。对一个用心的骗子来说,搞到你的一切信息都不是太难。大多数骗子,根本不会精准设骗局,就像章莹颖所遭遇的。骗子屡屡得逞,仅仅是因为我们缺乏最起码的防范意识。我遇到的最离奇的事,是有人冒充我跟女网友谈恋爱,他甚至不需要盗用我的QQ号码,只要把他的网名修改成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我是比较谨慎的人,我通常不会向别人借钱。一旦涉及到钱财,一定会通过电话进行沟通或当面沟通,这早已经成了习惯。
6
总结一下本文的要点:
1.保管好私人信息,尽量不要被骗子利用。
2.学校和家庭应该教授最基本的防骗技巧,尤其是学校,应该形成成熟的防骗课程。
3.仅仅形成“验证”的习惯,就能够避免绝大多数骗局,而验证的关键,是看到对方或听到对方的声音,确认对方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