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新学习古典老师的《跃迁》,其中提到一个观点,值得分享:
认知效率=认知收益➗时间精力
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这就是认知效率的不同。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牛人的真正秘诀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认知资源来学习,认知效率是你的很多倍。高手的技术就是“投入产出的非线功利读书法性”。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
认知效率不是“花更少时间学习更多知识”,而是“集中精力,在信息密度最高的知识源头,比如行业研究论文、学术著作等原创知识的学习。”
过去常常被长辈教导”多花点时间看书,别光顾着玩耍“,于是我们以为多看书就能多涨知识。其实这是错的,问题不在于你学习多少时间,而在于你学到了多少有价值的、可复用的知识,能不能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应该先花点时间辨别一二三四手信息,才能更有效率的学习。
众所周知,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高于普通人。但你是否知晓,他们怎么做到的?当我们随手拿起一本书就读,满足于低水平勤奋的时候,他们却把时间精力投入到信息密度最高的一手信息上,认知效率远高于我们。
如何区分一二三四手信息?
一手的源头知识价值最高,比如行业研究论文、学术著作等原创知识;二手的转述信息略有打折,但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比如教科书、工具书、转述别人观点的书等;三手的简化信息有真有假,价值也有高有低,比如各种畅销书;四手掺杂了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毫无价值,比如各种心灵鸡汤。
因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要满足于接收了多少信息,而是先定位:学习是为了做什么,打算怎么用?其次是要有甄别能力,找到高密度信息源。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更高认知效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