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纭觉察分享】导师班的课程践行篇
分享主题:宁可要清晰的错误 ,也不要模糊的正确。
导师班三期的素材库课程完美的拉下帷幕。但王海勇老师一直在强调,人只有真实,才会离幸福更近一些。稀里糊涂的过了这么几年,去年的疫情才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坐在一起关注爱人,关注孩子,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曾经经历的人与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脑袋的想法是对的,为什么你口袋里的东西不是你想要的 ,对呀,太有哲理的一句话,在导师班三期的素材库课程,王海勇老师一直让我们带着觉知去思考人生,我们在做每一次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清晰我们的路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才不会让我们偏离轨道。
其实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把不会的弄会,把不懂得弄懂,让自己不再迷茫和痛苦。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健康,成功,幸福!
在导师班的课程结束后,我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断舍离。
第二个动作就是把自己的家规,家训,家风在家人共同的商讨中制定出来,营造一个温馨、舒服、有爱的家庭环境。
第三静中生慧,人活着的最好状态就是停下来的能力,只有停下来才能梳理过去经历的轻率和鲁莽,才可以看清未来该往何处去。
在我与爱人共同探讨家规时,爱人脾气很大,满脑子都是执行不下去的想法,就这个手机 问题。而且我在谈自己想法的过程总不让我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就会被无情的中断,还说我说个没完,不给他机会,自己表现的脸上的肉都要扭曲,变形就是那么的不可一世,愤怒 和抓狂。
说,玩手机是现在普遍的通病,社会病,不仅咱儿子玩,他姐的希希,他姐的女儿都是娃他妈了,也抱着手机不放,饭都是婆子做,而且在说这话的过程中,我家小儿子就在跟前,给孩子了一个负向暗示,既然是通病,那我看手机就应该呀,没什么毛病,所以我看见儿子的眼神里有一丝窃喜,我说,老公有什么建议咱们可以背过孩子,或者写在纸上,慢慢交流,没有必要这样怒气冲冲,发脾气,这样给孩子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家更好,孩子能够明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对自己百分百负起责任。只有更早的参与,他才不会走更多冤枉的路,不断的去碰壁,咱们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吗?难道这几年来咱们家一直在内耗,
问你怎么办,你给我最多的回复,就是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失落,难过,但我没有怪你,自己刷卡,我想进千方百计去学习,不就是不想让错误继续吗?为什么你总是油盐不进,按捺不住自己暴脾气,这样的日子你还准备延续多久呀,你理解煎熬的日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吗?如果你能听我的愿意配合咱们一定很幸福,孩子一定很懂事,我不希望看咱家三足鼎立的局面,家应该是温馨的、和祥的、安全的,放松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搭伙过日子,压抑,沉闷,窒息,形如陌路人。
人因希望而活,人因绝望而灭!
因为我们都已不再年轻,时间和责任不允许我们再冒失草率行事,每一步都得走对,双方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孩子还没有定位,什么都不懂,而我们的身体却在每况俱下,我们到底还能帮孩子承担多久,在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意外和风险,所以我们不知道哪个先到,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才不至于惨的爬不起来。
我们人生还有多少试错的成本,我们谁都等不起?
所以醒醒吧,不要做梦了,面对现实,才是对自己合理的解释和对家的一份责任。
你说了那么多,都是负向暗示,你如果说的都对,咱们的孩子一定不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就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他的未来应该更美好。你不这样认为吗?
所以,尽早学习,帮他看到他的现状,重新调节认知,我们不要以人为师,而要以真知为师。种子不种下,后面你再怎么浇水,施肥,它也无法长出庄稼,所以,老公别固执了,醒醒吧 ,我们是一个家,命运的共同体,你作为父亲你是有责任对自己所说过的话负起责任。只要这样,阳光才会透进来。我们的孩子才有希望,童年的创伤一定需要时间去疗愈。
所以,家规,家训,家风这件事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和执行下去。
Chang your word
Chang your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