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是关于三个兄弟之间友情的故事。
一,清源村结拜
那年天下大旱。老百姓们颗粒无收。
皇帝刚愎自用,下面官员欺下瞒上。赈灾的钱粮都进了贪官的腰包。渐渐的惹得民声沸腾,怨声四起。到处都是流民和灾民。而这些活不下去的难民渐渐的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起义军,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朝廷此时是内忧外患,军队大都戍守边疆,严防游牧民族的时常侵扰。对内只能重新组织人马进行残酷镇压……
“我,冷宇尘。”
“我,沈明轩。”
“我,秋子凌。”
“今日结成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清源村的西北角,是清源山。这儿有一片竹林,高耸的竹子直入云霄,一根根竹子犹如碗口粗细。在竹林的中央有一小块空地,三个十来岁的少年,双膝跪地,面前铺着一块旧布,上面摆放着山上采来的不知名的野果,有红有青,正中央还有一块木牌子,上雕刻者一个人,左手拿着龙刀,右手捻着胡须,旁边两个歪歪扭扭的字刻着关羽。原来是清源村从小一起玩的三个小伙子在此结拜成异性兄弟。三人面前各有一个碗,碗里已经倒上了酒,三人对着关公的木牌子恭恭敬敬的磕了头。只见冷宇尘腰腹间掏出一把匕首,轻轻的在大拇指上一滑,一滴鲜血就滴入面前的那碗酒里。随后把匕首递给另外两位,完成了滴血。然后三人端起面前的酒碗,碰在一起,接着三人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清源村的东边有一个大槐树。槐树旁有一个小木屋,里面住的沈明轩和他爷爷——沈老头。以前沈老头是教私塾的,只不过现在年纪大了,也就不怎么教了。每逢盛夏时节,大伙儿都喜欢在老槐树下纳凉。沈老头就会放几张桌子和凳子,给纳凉的人提供一些茶水,收点辛苦钱。因为是教书先生的关系沈老头在闲暇之余还会给大家讲故事。有时候是三国,有时候是一些牛鬼神蛇的故事。于是听故事成了村里大人孩子每日的必修课。
尤其是宇尘他们三个小伙伴。白日他们三个总是到处惹是生非。不是上树掏鸟蛋,就是下河摸鱼虾,要么就是把李婶家的狗骗到王叔家的鸡窝里,闹得鸡飞狗跳。为此没少被父母们训斥。但也只有在傍晚时候,他们是安静的,因为这时候沈老头开始讲故事了。他们都非常喜欢三国的故事,尤其对关二爷崇拜有加。他们早就萌生了结拜的念头,今日在竹林里的这一幕正是他们蓄谋已久的,原来他们是在效仿桃园三结义。
说也奇怪,自从他们喝完那碗酒之后,豪气顿生。三个人之间的关系较之从前更加紧密了。仿佛从这一刻起再也没有从前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了,而是都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生死之交了。
大哥冷宇尘,今年15岁。身高体拔,相貌堂堂。一双大眼睛似射寒光,两弯浓眉浑如刷漆。胸肌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这应该跟他常年练武有关。据说其祖上是从蒙古迁移到此。父亲在衙门里当差,平时维护村子里的秩序安全,这会儿正在征集乡勇保卫村子,防止起义军的入侵。奈何村子也是经历干旱,村民生活极为困苦,还好县太爷是个明事理的好官,虽然也没有拿到朝廷的赈灾粮。但是还是发挥自己的力量联合当地的地主大户,将余粮全部拿出赈济村民。冷宇尘从小跟着父亲学习一些拳脚功夫和一套祖传的霸王枪。尤其是这几年其父对冷宇尘更加严格要求。白日里出来玩的时间也少了很多。渐渐的宇尘把祖传的枪法练得如火纯青。
二哥沈明轩,生的面如冠玉,高高束起的银色长发透出淡淡的儒雅之气,一双明亮的眼睛透露出智慧的光芒,年仅14岁,早已饱读诗书了。沈明轩从小就和爷爷生活在一起。要算起来他们三个都是沈老爷子的学生。沈老爷子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是对自己的孙子。从四书五经,阴阳八卦,孙子兵法只要沈老爷子知道的全部都教给了沈明轩,而沈明轩本就是天才中的天才,再加上爷爷的悉心教导,自然是对各类知识都是全盘吸收,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他自己还琢磨出来一套,利用阴阳八卦,推演的沙盘对战旗。经常拿出来和小伙伴们在沙盘上玩排兵布阵,双方对杀。基本上是没有谁能玩得过他的。
三弟秋子凌,年仅12岁,看上去还是弱不经风,身体孱弱,但也难掩俊逸容颜,雅致姿态。子凌总是对身边的事充满了好奇。他喜欢小动物,有时候和一只蚂蚁就能玩半天。有一次他发现家里一只老母鸡,不下蛋了,而且还总是咕咕咕的乱叫,到处折腾。然后他发现原来老母鸡被一颗大蛋堵住了,生不下来。于是他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把锋利的小刀和一些草药。他用小刀割开母鸡的身体,把那颗超大的蛋取了出来,然后用针线把伤口缝合好,敷上了一些草药。没想到过一段时间之后老母鸡又恢复了之前的神采。后来他就迷上了给小动物们治病。有时候其他小伙伴有个感冒发烧的他都想用他的办法试试。其实这也跟他从小体弱多病有关。早些年有个云游的郎中,游历至此,见子凌面色苍白,似是浑身无力,跟着小伙伴们玩一会儿就会气喘吁吁。好在那会儿,宇尘和明宇对他照顾有佳。云游郎中看出这是先天胎里带的气虚衰弱之症,小时候必须长期服药十年,方可根治。并传授一套模仿动物练气健身之法,名为《五禽戏》。待其练的纯属之后,又传授了一套江湖上行走的防身之术。多日的接触之后郎中见其颇具慧根,又将其毕生医术全部传授给他。并将自己珍藏的《神农宝典》和他自己行医多年的笔记全部留给了他。子凌多次提出要拜其为师的,但都被拒绝,只是嘱咐他今后要悬壶济世,医者仁心,将自己的所学发扬光大。秋子凌千恩万谢,心中早已把郎中当成了自己的师父。郎中见能教的都已经教了,不久之后就离开了。
自从三人结拜之后。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畅谈未来的梦想。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但是还算比较安稳。可是就算这样的日子还是被外来的起义军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