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领域的密度革新离不开“三高”—高镍,高压和高硅对应哪些技术改良路径?

高镍大家比较了解,高压和高硅指什么?

高压指高压电解液,高压钴酸锂

高硅指硅碳负极:通过在石墨负极掺硅,提升负极容量,已达到提升体积密度的目的(目前国内负极龙头,最早量产硅碳负极的是贝特瑞

除了动力电池领域,3C消费电子从外形上不断轻量化,对于电池也有提升体积密度的需求


随着正极材料从三元NCM523切换到NCM811后,需要配套升级的技术环节如下

电解液适配:由于三元NCM811存在胀气等原因,所以对电解液添加剂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重新进行电解液适配——(涉及企业:新宙邦)

产线技改:三元NCM811镍含量高,相比NCM523对生产过程中水分的控制具有更高>要求,需要对产线进行技改——(涉及企业:先导智能,赢合科技)

热管理系统:三元NCM811循环寿命较差,对热管理需求强烈——(涉及企业:银轮股份)


技术路径虽然是确定,市场却面临下游需求和研发速度的赛跑

消费电子增速已经缓慢,目前主要的下游预期来自于新能源汽车

如果需求增速弱于预期,而企业研发技术升级速度普遍快于预期,再次形成>较剧烈的竞争格局,那么投资新技术标的,长期并不确保带来很好的投资收益

动力电池领域技术更新频繁,研发成本高,不持续投入难保持优势——巴菲特不喜欢科技公司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技术更新速度过快

我们不是买整个赛道的技术趋势,而是买大概率能从中胜出的公司

区分细分技术领域的受益顺序,其中电解液适配和产线技改同步于NCM811,但是只有少数龙头受益,热管理系统略滞后于NCM811


下图能说明什么:

新能源汽车占总汽车销量(渗透率)仍然比较小,17年还是仅有不到3%,而大众消费类我认为要达到10%才能说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哪怕接下来若年行业的复合增长速度达到40%-60%,也要到2021年-2022年才能达到10%的渗透率

那么这个过程,中游面临上游的挤压和下游的不确定,中游的利润仍难整体高增长,押注现有市占率和技术领先的龙头是最好的策略


那该如何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去考虑?

而确定技术路线目前的龙头,更多是在周期性景气下的主题投机,切不可认为已具备长期投资的品质

根据下游销量的景气期和低迷期,结合公司股价的位置,波段性考虑

下一个景气期我认为7月开启,8-9月份达到顶峰

分细分领域来说的话,最受益的仍然为三元正极,比较有认识差的是高硅负极,在安全边际下才可低吸的是电解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几年,随着马斯克(Musk)带领的特斯拉电动车(Tesla Motors)公司风靡全球,电动汽车行业进入...
    贾桂翀阅读 4,929评论 1 12
  • 你若恃宠而娇,我必物是人非 喜欢的水果:桃梨 “渴望有这么一个人,我对他不是最好的,但他却是对我最好的”这句话,初...
    24e2f6668318阅读 1,176评论 0 0
  • 古墓传琴音 天王欲行事 长短由人论 悲愁无处诉 却说关天翔一行三人站在那石壁之前,正不知如何前行,却听一人...
    喜乐平安_e591阅读 1,937评论 0 0
  • 1.牧群理论与一般的案例营销区别在于 传统的案例营销会给出很多的正面参考案例、容易引起客户的逆反心理,而“牧群理论...
    蝈蝈与蛐蛐阅读 1,189评论 0 0
  • 也许是相遇的时机不对,不管怎么样,感谢你曾惊艳我的时光,让我知道原来一个人可以活的这样。你打破了我之前心里树立...
    若玮阅读 2,7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