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超人》第一期刚刚看到第17分钟,安迪(小朋友)的这个眼神真是刺痛我了。
节目组发出了任务邀请,请安迪在一个小时内离开奶奶家,坐飞机去北京与妈妈黄圣依共度48小时。
刚刚和奶奶一起回忆了童年欢乐时光,在奶奶怀里撒着娇吃完石榴又吃了蛋糕的安迪撅着小嘴,努力不让眼泪留下来。
“妈妈”于安迪而言只是一个陌生人。
可是每个大人都在对他说:“这是你妈妈呀!”(好像母子关系就不需要经营,不需要过程,是天生的似的。)
没有人给安迪预留足够的时间去缓冲,包括黄圣依。她们都在期待安迪能『一下子』就跟她这个“妈妈”拥有亲密无间的感情。
爸爸妈妈给他建造了巨大的房子,配套游乐园、滑雪场。却唯独没给他一个家。
他眼里藏着那些在幼年时就由祖父母养育的孩子们心里的委屈、对父母矛盾的爱和害怕。
一
看完了整期节目,我觉得黄圣依的表现还是可以的。
黄圣依借着仅有的一点了解,给儿子安排了『警察体验』游戏。可是安迪进去看了看就跑了。
面对安迪一次次地拒绝,她并没有表露出不耐烦。耐心地尝试--买衣服、看赛车、拍大头贴。
跟安迪沟通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平等、尊重。
作为一个母亲来讲,做到这些已经可以及格了。
二
很多人觉得安迪虽拥有了丰厚的物质资源,精神方面却严重匮乏。更残忍的事实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留守儿童,情况更糟糕!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节目:父母带着小弟在外打工,大女儿留守家中。应节目组邀请,女孩来到父母所在的城市。一见面,父母就送了她一个布娃娃。邻居在旁边讲:“你看你爸妈多爱你哟。” 女孩表情冷淡。
玩耍过程中女孩不小心把娃娃弄坏了。也许是女孩一直冷冷淡淡的态度惹恼了父母,借着这一导火索父母大发雷霆,劈头盖脸对女孩一通骂,什么不知好歹啊,花了好多钱给你买的啊,我们辛苦在外打工不都是为了你啊!
那一刻,孩子内心应该是绝望的吧。
长期留守的儿童和父母见面时孩子往往会表现得很冷淡---“哦,行,都可以”或者很叛逆,就像安迪那样---“不行,不要,不喜欢”。
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是在寻找父母的边界。离开父母很久的孩子,不确定父母是不是爱自己的,所以那些勇敢些的,就想要去试探,故意捣乱叛逆,试试看怎么样父母才会发脾气(不爱自己)。等到你给了他足够多的耐心,他才敢去相信“你是爱我的”。
三
如果你已经成年,曾经经历过留守的情况,希望你可以继续看下去,尝试着找回遗失的亲子关系。
黄圣依在摆弄零食的时候让我想起来我的妈妈。我小时候住在姥姥家,她总是会买一箱一箱的饼干、苹果送来。可惜长大后的我只记得饼干的味道,不记得她。翻看旧时的相册,合影里我妈笑容灿烂,我就始终如安迪一样惶恐不安。
青春期时候,我说她:“都怪你!”她说:“养你算是白养了!一点都不知道满足!抱怨别人不如想想自己!”
想起来谁都没有错,却让对方伤透了心。
“父母在等我们说谢谢,我们却在等他们道歉。”这样的句子也是曾深深触动我内心的『毒鸡汤』
为什么毒?因为成年后的我发现,抱怨不过是深陷泥潭,不愿自我改变的借口。继续做一个委屈的孩子,也许会不快乐,可是却能换回父母多一丝丝的关注,所以我们就满足于此了。
我开始改变,是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快乐更轻松。希望能拥有成熟的人格,有平和的心态,稳定的亲密关系。
我选择了重新和妈妈认识、相处,以一种她是妈妈我是女儿的方式。
决定经常打电话,即使是沉默着,然后尴尬的挂掉;
尝试着撒娇,告诉她我就是赖床不想起,想吃她做的手擀面;
完全接受她的担忧,在她觉得冷的时候告诉她我穿了秋裤;
了解她喜欢的生活方式,而非把我觉得好的强加给她;
听她抱怨,发脾气而不加指责,也不帮她解决问题,只做孩子能做的;
告诉她我的计划,告诉她我也许不适合别人的那种活法,以及我会认真考虑她的意见。
这个过程很漫长,有时不知道是否做对了,有时不小心又触痛了对方。可结果是幸福的!
今年为止我们终于拥有了正常的『母女关系』。
亲密有界限,序位正确,情感真挚。我是成年的女儿,她是年老的母亲。
妈妈不再强势、好面子。因为她知道她在我这里永远都是权威。
她说:“在你小的时候,没有办法,把你送到姥姥家里住,亏待了你。”
终于等来道歉的那一刻我有点想哭,内心是开心,晴朗的。
“我都知道,这是你们没办法的决定。而我因为这个决定拥有了姥姥所有的爱~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