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鱼妹去上海,趁着端午和六一的高峰到来之前,先悄悄地庆祝一下节日。承诺已久的一家高级餐厅,是这次犒赏之行的重点。鱼妹很是欢欣,毕竟十岁的孩子对高级餐厅的概念尚且模糊。落座点单,这才听到她暗呼心痛——
“一份薯条要一张粉色毛爷爷,天价呀!”
“什么?牛排这么贵!在咱们常去的那家餐厅可以吃三块啦!”
“汤也那么贵!喝不起啦......”
她翻着菜单,跟我抱怨这抱怨那,一副决心起身走人的架势。我见她的模样又好笑又好哭,笑得是她居然对物价有这么明晰的概念,这大大超出我的预料,小小年纪也开始关心柴米油盐人间疾苦起来,俨然一副小大人的腔调,让我忍俊不禁。哭的是说好带她好好吃一顿大餐,这妞却百般扭捏起来,对着菜单上的价格大呼小叫起来,真让我不知如何是好。
鱼妹研究了一番菜单,严肃地说道:“换一家餐厅吃饭吧,这家再好吃,价格也高得吓人。”她顿了一顿,接着又像补充道:“最近我也没考到一百分,不用这么奢侈的奖励啦!”说罢,合上了菜单。
我被她的这番话说得无所适从,转念一想,孩子如此这般体贴,倒也不是件坏事,顿时略感安慰。我说,吃高级餐厅,跟你的学习成绩表现没有任何关系,一来我看到今年以来你一直很努力于学业,对自我的管理有了很大的提升;二来女孩子必须要接受高级餐厅的熏陶,这是气质培养的必修课。我嘻嘻笑道,吃一顿高级餐厅还不至于把我吃穷了,放心点菜吧!
鱼妹有些将信将疑,但在美食的诱惑面前,她还是谨慎翼翼地选择着——主食前菜不能重复......大菜一个就够了......400克牛排有多少来着?饮料喝自己的,省钱呢......一阵嘀咕完,总算决定了。罢了她还一本正经地揶揄道:“谁让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以及吃吃吃呢?"(最近成了薛之谦的迷妹,连说话口气都迷起来。)
鱼妹那略显幼稚的表情里透露出了与十岁孩子年龄不符的老练,我把它当作孩子成长道路上一种里程碑式的变化。我会坦然接受她的决定,因为这种成长需要我的扶持和鼓励,这是鱼妹初试世间各种炎凉及独立作出决定的第一课。无关成绩、无关教育成果,只关乎孩子面对宠辱时如何修炼淡定,这未尝不是教养的一种。
在上海的晚餐有些正式,有幸参加一个宴会,席间尽管坐着熟识的友人,但场合还是略显正式的。
这就开始考验餐桌礼仪了。越是担心的事情越是容易发生,平日里三令五申的规矩不知在鱼妹的脑海中有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我揣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了餐厅。
这不,盯着自己爱吃的菜夹个不停,举着筷子转餐桌上的转盘,骨碟里搞得一片狼藉,狼吞虎咽吃个不停......鱼妹表现出的完全是一副饿了三天刚从山里出来的穷酸样!这下可把我急坏了,苦口婆心教育的礼仪知识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更何况还有一桌朋友在场,我心里嘀咕着孩子太失礼了,于是下意识地对她指手画脚起来——
筷子不能这样举着!嘴巴上擦干净了!嘴里有食物的时候不能说话!......
我焦虑地如热锅上的蚂蚁,仿佛孩子犯了什么滔天大错似的。
同桌的朋友见状,连忙安慰我,不能这么苛求孩子,尤其在社交场合上。毕竟都是年龄比我长、经验比我丰富许多的妈妈们,暂时安抚住了我。
孩子的礼仪教育,要放在平时,尤其在家时就要潜移默化,这样出门社交时便能学以致用。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过分的要求反而会束缚住他们天真肆意的行为,孩子反倒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简言之,什么年纪做什么事。
管教也要基于尊重的前提,众人面前还是免于责难孩子比较妥当。
教养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也不能急于求成,顺由孩子的天性,教育的强制性不能用在教养的塑造上,教养更适用于渗透式的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耐心而求索。
果断入手两本儿童礼仪书籍,先从学术研究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