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激励孩子,家长应该少用或不用物质奖励,多用精神鼓励。现实中,很多家长选择用物质奖励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一、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用物质来奖励孩子?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方便了自己?
1、缺乏耐心,为制止孩子哭闹,让孩子听话而给予物质奖励
孩子哭闹时,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很多家长会对他们不耐烦,甚至觉得很没面子,只想赶紧止住孩子的哭声以摆脱自己的窘境。他们为了让孩子尽快停止哭闹,就利用物质奖励来哄骗孩子,如“我们回家吧,只要你现在跟我回家,我就给你买玩具”。
2、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或干家务
这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一个错误。他们对老师、教育专家们提倡的按部就班的教育方法不感兴趣,不想费精力去帮助和引导孩子,只想“速成”。为了让孩子赶快取得好成绩,这些家长不惜花重金给孩子买玩具、买衣服等孩子喜欢的东西,只要孩子愿意好好学习就行。为了让孩子做家务,锻炼他们独立动手的能力,父母会给孩子金钱上的奖励,只要他们听话干活就行。如“宝宝,只要你这次考一百分,妈妈就带去你迪士尼乐园”,“这个月你刷碗吧,只要你刷碗我就给你一百块钱”。
3、经常在外地工作,为了离家顺利而用物质奖励来哄孩子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他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迫于家里的经济压力不得不一次次选择离开孩子。当孩子哭着不让他们离开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他们许诺给孩子各种物质奖励,来换取自己心安理得的离开。如“宝贝你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只要你不哭,下次回来爸爸就给你买飞机模型”。
4、为了自己多玩会,用物质奖励打发孩子
这种情况以父亲职能缺失的“丧偶式”育儿家庭居多。这些家长经常回到家就是玩游戏、看电视,很少关注孩子的成长。当孩子缠着他们做游戏时,为了敷衍孩子,他们往往会给孩子一定的物质奖励将孩子打发走。如“爸爸忙着呢,你去一边玩,只要不来打扰爸爸,我就给你买乐高”。
可见,物质奖励见效快、短期内效果好,很多家长都为了图一时之便,选择这种方式达到让孩子听话、不发脾气、干家务、好好学习等目的,却忽略了这种教导方式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长期给予物质奖励会给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1、孩子会把奖励当成自己努力的目的
总是给孩子物质奖励去激励孩子达成目的,例如家长许诺给孩子买玩具激励他们考一百分,孩子慢慢会把一百块钱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而不再是最初的考一百分。当家长停止给孩子一百块的奖励时,孩子会因为失去目标而对考一百分也失去努力的动力。
2、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变得物质和势力,没有长远目标
给孩子物质奖励去激励孩子学习,短时间内,这样的物质奖励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时间长了,孩子会变得功利,习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奖励和回报。长此以往,孩子做事容易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没有长远目标,失去对自己人生长远规划的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品格。
3、物质奖励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家长在孩子成绩好时就给孩子奖励,成绩差时就不给奖励,但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孩子再努力也很难保证每次都考第一,而且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孩子所需要的努力也更多,失败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孩子因为经常得不到奖励而变得沮丧,进而开始讨厌学习,憎恨学习。
4、家长将失去管教孩子的主动权
将物质奖励作为孩子学习的激励方式,时间长了孩子不但将努力的目标从成绩颠倒成奖励, 还会将自己提高成绩误认为是家长的目标,学习也是给家长学的,家长想实现自己成绩提高的目标就应该满足自己更高的物质需求。这样的结果使家长由激励孩子变成被孩子“驱使”,失去管教孩子的主动权。
5、破坏了孩子踏实努力的学习精神
学习需要孩子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和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是他们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法。用物质奖励去激励孩子,孩子对学习不再脚踏实地,而是把心思用在怎么获得奖励、取悦家长上面。这让孩子的心理患得患失,思绪不定,失去了踏实努力的学习精神。
所以,物质奖励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效果,长期使用却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危害。教育学家们指出,激励孩子的方式不应该是物质上的奖励,而是精神上的鼓励。家长们不妨试试下述的几种方式去激励孩子。
三、不用物质奖励,家长应该怎样激励孩子呢?会给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哪些好处?
1、 尊重孩子,相信、认可孩子的能力
家长之所以用物质奖励去激励孩子学习,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孩子,比物质奖励更能激发孩子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使他们学习兴致更加高昂和持久。而且,孩子得到家长的尊重和认可,容易形成自信、积极的乐观性格,行事更加富有主动性。
2、 用语言来奖励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只用物质奖励结果
努力比结果更重要。多用赞美的语言夸奖孩子的努力过程,如“宝贝,你刚才努力的样子好帅呀,妈妈特别欣赏你这一点”,要比敷衍地给孩子一个玩具,一件衣服更加有意义。孩子会明白努力才能达成目标,而不是玩具,因此,经常被语言鼓励的孩子更富有刻苦努力的精神。
3、采用引导的方式培养孩子学习、做事的兴趣,而不是用物质奖励去激发它们
家长想让孩子获得学习、做事的内在动力,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些精神鼓励都是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比外在物质奖励更有效、更长远。
4、把物质奖励换成精神奖励
每个孩子都有荣誉感、自豪感。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给孩子发一些代表他取得进步的奖励,例如一朵小红花,一个奖章,要比单纯的物质奖励更容易让孩子获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荣誉奖励代表的是所有人对自己的一种精神上的的认可和赞扬,这种感觉是多少物质都不能替代的。家长经常用这方式激励孩子,孩子荣辱感强,做事更努力、更具有责任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个家长不想让孩子成龙、成凤,选择用物质奖励的手段去鼓励孩子,本意也是想正达到促进孩子去学习或者做事的效果,但是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使这种激励手段失去效用,精神上的鼓励方式则可以给孩子带来更有效、更长远的正面激励作用。
【注】本文摘录于网络,发布时博主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