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回家之后,第三次和母亲逛街了。
第一次是在回来的第一天,妈妈终于等到了愿意陪她逛街的人;
第二次是妹妹放假的第一天,姐妹俩像护花使者一样走在母亲的两侧;
第三次是昨天,母亲要给我归置一身新衣服,为了年后去婆婆家,博得好感。
想到这里,突然意识到,如果说我们家过年有什么仪式,那就是一起逛街。一起买新衣服、一起买年货,过年前的每次出行,几乎都是全家出动,四口人像狗皮膏药一样粘在一起,却也甘之如饴。
我爱我家,是每一个人的心声。经营着共同的家,是全家人的心意。
有人总说觉得现在的年味淡了,那是因为我们无意识地简化了仪式——
早早地在某宝上为家人买好衣服,提前好几个月在棍棍节上置备了年货,甚至把年夜饭交给酒店,让手机代替了一家人包饺子、看春晚的幸福时光。
你缺少的从来不是年味,而是一家人认真对待过年的态度。
过年,需要仪式感。
人越长大,就越怀念小时候的年味,不是那时候过年有多么欢喜,只是现在缺少了一种过年的仪式感。
小时候的我们,总喜欢放鞭炮的热闹感觉,过年没有鞭炮,便像吃炸鸡却没有啤酒,毫无味道;长大后的我们,却总是嫌鞭炮声太吵,打扰了微信聊天的思绪。
小时候的我们,除夕最大的乐趣便是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遇到搞笑的小品能让我们谈论一个月;长大后的我们,却对春晚兴趣寥寥,朋友聊天提及春晚搞笑片段,只会说“春晚啊,我没看,太没劲了”。
小时候,过年最大的期待就是可以穿上新衣服,一套新衣服便能够让人爱不释手;长大后,新衣服全都在光棍节的某宝上买齐活了,过年便失去了逛街的兴趣和毛爷爷。
在去年之前,母亲仍按照传统去奶奶家过年。但去年是全家搬进新家的第一年,我们决定在家过年。这是从小到大的心愿,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家中,伴着父母,伴着姐妹,守岁、跨年。
我笨拙地在门上贴了福字和对联,与妹妹讨论中国结挂在哪里最好看,大年三十的晚上扫荡了母亲做的五菜一汤,夜晚楼下小心翼翼的点着了烟花,然后冻傻了的我们,排排坐在沙发上,看春晚,还收到了母亲包给我们的压岁钱!
过年,我们真的需要些仪式感,扫房子、办年货、贴福字、换年历、挂灯笼,把家装扮的喜气洋洋......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不是形式,也不麻烦,重要的是能够让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过大年。
中国的年,有着抹不开的习俗,扎根在炎黄子孙的心尖上。
辞旧迎新、红火欢喜,这就是中国人的团圆年!
又是一年归乡时,此心安处是我家。
前几天网络上很火的BBC纪录片《中国春节》,把很多网友看哭了。简单来说,就是几个英国主持人从北至南、从都市到乡村,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春节。而早在很久之前,很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使得春节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亚洲地区已有八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
在外上学已有七年,有人说,“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相比暑期,每次寒假临近,学校的人总是早早离去。风雪再大,春运再挤,愣是阻挡不了一波又一波归乡的游子。
“万家灯火没有一盏属于我,这城市这么多餐厅也找不到家里的饭菜香。”
小城的家乡,炊烟已起。家里传来了一声声的催促,几时归、几十回的问候背后,藏着是不敢打扰的思念。每一个的心上都装了时针,每一次秒针的滴答声,都是回家的倒计时。
离家越近,年味越浓。
年味是什么呢?
是父亲的一顿教诲,他顶着两鬓斑白,却仍愿意陪你做孩子们的游戏;
是母亲为你准备的一桌饭菜,全是你最爱吃的,也让父亲偷偷的吃起了醋;
是对旧日好友再次相聚的殷殷期盼,找一个理由,和老同学见一面吧;
是相识于血缘、爱于血缘的兄弟姐妹间的无话不说。
不管多忙,回家过年吧。
他们一直等着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