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这张图,一条暗红光滑两头粗的蛇优雅地弯曲着。这条蛇在英语中有很多名字:红沙蚺(red sand boa)、滑沙蚺(smooth sand boa)、两头蛇(two heads snake)等,而中文中一般称其为印度沙蚺(Eryx johnii)。
印度沙蚺是沙蟒属中最大的个体,一般成体体长在75cm左右,曾有体长达4英尺(121cm)的报道,但这个数据不知道是否靠谱,相关文献中一般认为最长只有1米。它们头部和尾部都非常粗钝,要不是它们皮肤光滑,看起来就是一条加长版的哈尔滨红肠。但并非所有印度沙蚺都是红色的,有很大一部分个体在成体之后显现棕褐色或者暗橙色。
刚出生的幼体是亮橙色的,身上还有一圈一圈的黑色环纹,这在生来朴素的沙蚺家族中称得上是十分地惊艳了。但这身华丽的外衣会随着印度沙蚺的一次次蜕皮而慢慢褪去,成体之后就变成了上图的样子。当然,有部分个体在成体后依然保留着环纹,虽然已经模糊暗淡,但依然可见。
在印度,印度沙蚺经常被成为两头蛇。它们的尾部极短,尾尖粗而钝,看起来就像是另外一个头部。印度沙蚺深知这一点,它们会把“假头”当做“真头”来用。当印度沙蚺遇到威胁的时候,它们会盘成一团,把自己的真头隐藏起来,翘起尾巴前后摆动迷惑敌人。
这个“假头”往往能够以假乱真!野外捕获的印度沙蚺的尾巴上往往有大量的伤疤。这种行为在远在美洲的橡皮蚺身上也非常常见。
印度当地的一些蛇类爱好者会给自家的印度沙蚺“整容”,他们会在印度沙蚺尾巴的特定位置人为地制造伤疤,好让尾巴看起来更像一个头,以此吹嘘自己饲养了一条“两头蛇”。
印度沙蚺的分布很广泛,它们的分布覆盖了印度的西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它们平日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松软沙土构成的地洞之中,晚上在洞口附近守株待兔,捕食经过的各种小动物(包括蛇类)。雨季到来时,它们的地洞被水淹没,这时候人们经常会发现印度沙蚺在地表挪动。
印度沙蚺虽然体型大,但它们却是一位温柔的巨人。
马来西亚传统迷信认为,两头蛇能够带来好运,因此大量的印度沙蚺被送往马来、中国以及其它的东南亚国家。印度早在就1972年就立法保护沙蚺,可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仍有很多人铤而走险采集野生个体。
目前印度沙蚺目前在IUCN的保护级别已为NT“近危”,但随着栖息地的进一步破坏,外加人类过度采集,不知道若干年后它们的名义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