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关于女性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在荧幕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生活以外的典型女性,如《欢乐颂》中的樊胜美,《都挺好》中的苏明玉。
为什么想要聊聊这两位女性呢?
因为她们都来自于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在家中不受待见。成年后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所以收获不同,很具有比较性。
樊胜美:长相美丽大方,精通人情世故,但却郁郁不得志。
不得不承认,樊胜美是很漂亮的,人前的她优雅知性,妩媚动人,仿佛一位世家名媛。在剧中,她无时无刻不吸引着男性的目光。王柏川为她痴迷,见多识广的曲连杰也肯为她花心思,就连坐地铁都能引得男人多瞟几眼。可让人唏嘘的是,成功人士陈家康最后为她倾倒,却被她拒绝了。
起初的樊胜美一心只想钓个金龟婿,为自己遮风挡雨,带她鱼跃龙门,跨越阶级。我想她的心中一定坚信着“灰姑娘的故事”,只是她的运气没有灰姑娘那么好,她所遇到的“王子”没能给她送来她想要的“水晶鞋”。她在魔都一直“寻寻觅觅”,奈何结果“凄凄惨惨戚戚”。她看上的非富即贵,看不上她。围在她身边的,顶多算个未知的潜力股,她又只想同甘不想共苦。所以一直蹉跎到了三十岁,一个让女性很尴尬很不想面对的年纪。
没有哪个女孩不梦幻,没有哪个普通人不想咸鱼翻身。但我始终相信,天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掉馅饼,即使掉下馅饼,得有多好的运气才能整好砸中自己啊!
樊胜美唯一依靠的资本是美貌,大概也是对美貌过于自信,所以即使身为资深的外企HR,她也没有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工作中,以致于多年来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丝毫得不到晋升。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不敢努力,不敢挣更多的钱,怕家里的父母、哥哥会变本加厉地索取更多。
这一点我倒是很不理解,谁会嫌钱多呢?如果能多挣点钱干嘛不多挣点?挣得少了,她的家人就不剥削她了吗?
被亲人吸血会很委屈姑且算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她想不劳而获,想要走捷径,想要凭借美貌获取想要的一切,而不是自己的实力。但她似乎忘了,付出和回报大体上是成正比的。普通人想要改写命运,更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努力到感动自己,结果才会微笑着待你。好在最终在生活的多重洗礼下,她也明白了凡事依靠自己才是硬道理的真谛。一改往日贪小便宜的捞女本性,最终还吸引了成功人士陈家康的目光,尽管结局没在一起,但也验证了一句话的真实性: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苏明玉:性格倔强要强,勤奋努力,靠自己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
同样是家庭出身,但从她的身上,能使观众深刻感触到:家庭给不了的安全感,工作可以。她完成了从普通人蜕变成上层人的阶级跨越,实属励志典范。
明玉小时候母亲就区别对待她和两个哥哥,不管是饮食还是教育经费。唯一爱她的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却无能为力。
明玉深知自己不受待见,她委屈但也倔强。后来与家人断绝关系,自己独自闯荡。虽然得到贵人相助,但“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她的成就绝大多数还是归功于她自己的努力,就连受到贵人点拨的机会也是她在努力奔波生活的同时争取来的。
同样作为女性,苏明玉从来没有利用自己女性的身份刻意谋福利,她从一开始就明白,一切要靠自己,所以她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在工作中站稳了脚跟,过上了令人惊羡的生活。
对于女性而言,高颜值的美貌、好的家世、名校学历,任何两两组合,不出意外的话都可得王炸。但若只占其中一项,那既是上天给的礼物也是考验。
如若应用得当,上天赋予自己的这一闪光点,便可为未来添砖加瓦,为人生增光添彩。如若仅凭一项,便想游戏人间、享受生活,也很难实现。毕竟命运的馈赠,都已经暗中标好了价码。
现实中的我们,尤其是80末90初的这一代,或许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重男轻女的思想。生活境遇中不乏有很多“樊胜美”:出生贫寒,没有童年,不受重视,成年后却还要背负家庭重担。出生无法选择,那就加油活出自己吧,芸芸众生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苏明玉”,但是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生活。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多对它微笑,它必会回你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