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向往成功,都喜欢听「成功案例」。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什么成功案例,而是「失败案例」。
失败案例为什么这么重要?原因有两点:
1. 别人踩过的坑,你可以避开,无需再为此支付「试错成本」;
2. 如果失败里最坏的结果你都能承担,那么好运来了就能上不封顶。
所以,每当我遇到能抓住痛点的产品时,我经常会问对方,最差的失败案例,究竟是怎样的?我这么一问,对方通常会一愣,因为极少有人会问失败案例。
当我了解到这些失败案例后,我发现,很多例子都是以偏概全,每一个商业成功的案例,都忽略掩盖了一部分不利因素,然后再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结论,这种结论是有害的。
想想也是,在中国的商学院里,大家最爱听的是故事。可是,一个商人可能会说他是多么智慧,但不会告诉你他在关键时刻走的一次狗屎运;一个企业家可能会吹嘘他是怎么通过改善管理方法大幅提升了利润,但不会告诉你那几年里这个行业的日子其实普遍都好过。
所以,成功案例中所蕴含的,有可能是「片面的真相」。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过往的积累不同,能够调用的资源不同,能够做出来的结果自然千差万别。
即便是在成功案例中,也有失败的部分。而在失败案例里,也未必没有成功的部分。看事情,看到成功的一面,就得想到失败的一面。只有全面了解一件事情的全貌,才有可能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当前场景的合理判断,也就拥有了可落地的可行性。但很遗憾,很多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仍然有待提升。
比如,企业在跟客户建立稳固买卖关系的过程中,特别喜欢讲成功案例,好像别人的成功,只要拥有这款产品,就能瞬间变成自己的成功一样,以此来建立信任,促成交易。所以,这样的做法,通常调动的是「不让用户思考的感性思维」。而客户一旦开启理性的思考,成交往往就变得超级困难。
很多人购买产品并体验后,为什么会有很强的失落感?就是因为对成功案例的想象与实际情况之间,有较大的落差。
这个世界,太崇尚成功案例了,当所有人都在说成功案例时,仿佛全世界都特别成功。而失败,仿佛就被历史按下了「静音键」,就像从没发生过一样。
于是,很多人就陷入了这样的幻觉中:别人都是成功的,只有自己是失败的。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即便都是失败案例,也得找其中相对成功的部分,包装自己。
成功,就这样成了所有人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