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裔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这三本小说里,前几年读过《追风筝的人》,现在只记得故事大概了,胸中已没有多少涟漪了。《灿烂千阳》未读过,但是这次读《群山回唱》却让我有很多的泪点和痛感。只要是人类,无论你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对爱的需求,对和平的渴望似乎是相通的。“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灰尘,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这似乎是作家的初衷。
小说文笔优美,技巧圆熟,跨越将近60年的阿富汗历史,审视了一次绝望之举给两个幼小生命留下的伤痕,及导致的一系列的后果。小说里因为贫穷,父亲把自己亲生的女儿卖给有钱人家,而使两个孩子的生命发生惊天逆转,各自开始不同的生命旅途。哥哥阿扑杜拉一生都在想念被卖的妹妹,而因为年幼导致记忆模糊的妹妹帕丽却一生总觉得自己的生命里有个窟窿无法填满,常常被这个窟窿袭击。令人心痛,却洋溢着人们对爱的渴慕追寻。一位司机忠心耿耿的服侍富豪主人,终身未婚,却发现自己被主人所爱,服侍中风的主人至死,而守着战火中的老宅了却残生。一位外国的医生因为人道主义留在这片被战火洗礼充满弹孔的土地上无私奉献自己,守着自己对战争受害者的承诺。为了强调爱的重要和偶然,在回忆往昔中收尾,一切尽在不言中。让我们领悟已逝的幸福尤为珍贵,因为它是那样脆弱。有的人可以习惯孤独,有的人害怕孤独,孤独本身却一直以王者风范介入我们的生活,深入我们的骨骼和血液,与我们一直同行。
我在肯.福莱特的小说里,在胡赛尼的小说里,雷马克,狄更斯……战争像日本动画里的怪兽一样进入人们生活的细节里,阻断正常生活,把秩序打乱。可是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总是缓缓来迟。文明在眼泪中倒退,那些守望者和灰尘一样卑微。胡赛尼的小说里,会看到有钱人有能力的人都移民国外,逃避战火。而穷人却留在千疮百孔的土地上自生自灭。
小说里哥哥阿卜杜拉用仅有的一双鞋跟邻村的孩子换了一根孔雀的翎毛。这个细节非常感动我。阿卜杜拉想用这根孔雀的翎毛来让妹妹获得快乐。孩子单纯的爱像一场海啸席卷成人固有的堡垒,也像一把匕首刺破我们虚伪的价值观精致的利己主义。当五十八年后帕丽在美国打开铁盒,发现这些五颜六色的各种羽毛时,她流泪。她一下就读懂这些羽毛的语言,就是哥哥阿卜杜拉把思念和爱都藏在里面。容颜会衰老,记忆会遗失,唯有那些爱变成我们生命里新的基因,支撑我们。弹孔可以打穿坚固的石墙,却无法击垮那些坚毅的灵魂。战后的土地上依然玫瑰盛开,一代又一代。
那是夏季,或是季夏
阿米亥(以色列)
那是夏季,或是季夏,
我听见你的足音,自东而西你走着
最后一次。而世上
失去手帕、书籍,人群。
那是夏季,或是季夏,
午后还有很多小时,
你还健在;
你已裹上尸衣
第一次。
而你永远不会察觉
因为它绣满了鲜花。
(胡国贤 译)
读完这样的小说,我觉得有千言万语,又觉得该守口如瓶。最后就选择一首以色列诗人阿米亥的诗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