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经历了“状态瓶颈期”,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名词,主要状态总是精力不济、犯困、任务完不成、自责,等等。
然而在“状态瓶颈期”之前,我的“阅读瓶颈期”已经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
从一个1年都看不完1本书的人,变成1年阅读83本书的人,大概是我前面那么多年的人生里,从未想过的事情。
从2019年11月4日开始,看书这件事我就没再落下过一天。
可能中间有些日子里,因为外出或者其他情况无法保证1小时的阅读量,但至少保证一个小章节的阅读量,毕竟“糟糕的坚持,好过完美的放弃”嘛,与其每天思想斗争“今天看,还是不看”这样的问题,还不如把书拿出来翻上几页,至少我看了几页,心理压力不会那么大,也不会对自己太过自责。
然而我依然会有焦虑感——想看的书太多,总是来不及看。
当然这种焦虑感在可控范围内。
以前我总是认为“焦虑”是特别不好的情绪,必须要“摆脱它”。但实际上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与它和谐相处,而不是极力对抗。就如国学经典《中庸》里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绪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情绪表现出来并且符合节度,就叫做“和”。所以,我目前所能感受到的这种“焦虑”情绪在我的掌控之中,还能督促我坚持去看书,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
每当我和刚认识的书友说起我一年看完83本书这件事的时候,书友们总会认为我看书的速度非常的快,但实际上,我只是坚持每天在看而已。
去年12月的时候,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阅读主题——如何高效阅读。
我找了很多与阅读相关的书,书里面也提到了不少快速阅读、深度阅读的方法。有一些书里的所讲到的方法,是先看前言和目录,了解整本书中的大致内容,然后选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地方去阅读,这样就算是把一本书看完了。也看到书中有不少作者提到能够“一年阅读300本书”之类的。
读书方法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方法。对我来说,不把一本书从头到尾的看完,我始终都会认为“这本书我没有好好看”。
我看过不少工具书,相对来说可能确实属于那种“里面的某一部分就能解决你的问题”的情况,但我依然对于书中其他部分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好奇心,看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是一个与意外之喜相遇的过程。
如果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触发了新的好奇点,阅读广度不就慢慢扩大了吗?
然而我的问题也就源自于此。
先来描述一下我的阅读瓶颈期。
去年一年,我的看书的速度随着阅读量的增多也逐渐加快。前几个月每个月大约5-6本的样子,到了十二月份1个月就看完了10本。今年一月也完成了10本书的阅读,并且有两本书是在一月底开始看,2月初看完的。
去年的阅读书目里,以个人成长方面的工具书为主,看完的文学类书籍大约只有梦枕貘的《阴阳师》和《妖猫传》,其他也会穿插一些急需解决问题的书籍。
当时看书的状态是,每天睁开眼睛就很期待阅读的时间,半个小时的倒计时一旦开始就会聚精会神地看完。每次读书都能吸收很多内容,找到新的感兴趣的领域。看完一本书甚至都不用多纠结,马上就能决定下一本要看什么书。
但在阅读瓶颈期里,我很难保证1小时的阅读量,有时候连半小时都看不满,每天只能看个十几分钟的样子。在这十几分钟的阅读时间里,也很难做到全神贯注,总是会思想开小差,看书的效率也非常的低。看完一本书之后对着书架看半天,都很难选出一本我想看的书。
于是在一番尝试之后,我拿出了多年不用的Kindle,并开通了包月服务,从亚马逊上选择了一些经典文学类作品、以及神话故事类的书籍,以此来调节我的“阅读疲劳”。
整个2月,几乎都成了我的状态调整月,先是调整阅读瓶颈期,再是调整状态瓶颈期,于是在这几天,我又找回了那种“想看的书好多啊,完全来不及看”的感觉。
一旦确定了想要阅读的主题,就会觉得有很多想要看的书。
这段时间为了能多看几本书,甚至都开启了“双轨阅读”的方式,当然这个名字也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就是在每天1小时的阅读时间里,会以个人提升类的工具书为主;然后在外出坐地铁,或者与人见面对方还没来,就会看一些文学类书籍打发时间。
时间安排上来说,1小时阅读会安排在早上和中午,最近甚至还会在睡前再看上半小时的书。真是恨不得能一口把书吃下去了。
因为长时间看书也会很疲劳,所以我拆分成两个半小时阅读其实也是用了番茄工作法的方式。
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以前不愿意看书,也不喜欢看书,但是一旦看起书来就好像是要把过去那么多年里没看的书全部补起来,果然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
这大概也是读书的乐趣之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