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文化里,我们更喜欢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更喜欢欢聚一堂的热闹,而谈起告别,总让人觉得惆怅和伤感,因为告别背后意味着离别,而离别似乎天然就带着一种浓浓的愁绪。这愁绪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拨开它的底层逻辑,让我们能更好更从容的面对告别。
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会有悲情的离别文化,就需要回到最最原初的地方,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原生家庭就是最初的源头。原生家庭里发生的一切,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的原生家庭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很多人的生命力无法被展开,也导致很多“巨婴”的产生。我认为这其中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太过粘稠,而一直不能很好的分离,没有独立的空间和界限所导致。
最初胎儿在妈妈子宫的羊水中,与妈妈是共生关系,这是粘稠的。出生以后,婴儿因为自身能力太弱小,即使在身体上与妈妈分离,但仍然感觉与妈妈共生在一起,这依旧是粘稠的。
按照健康的心理发展历程,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与成熟,孩子就会从共生走向分离,开始越来越渴望离开妈妈的怀抱,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当长大成人后,他需要向告别自己的原生家庭,需要独自去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
但这一步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却是很难完成的。第一,孩子会被教导成为无比听话的孩子,很多时候他们失去了争取独立空间的勇气;第二,很多父母不愿意离开孩子,一生都把孩子紧紧的拽在手里,即使孩子成年了也依旧要和孩子住一起。第三,中华的孝道文化,让很多人即使成年也不敢和父母划清界限和空间,依旧处在粘稠的共生关系中。
在心理学课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一位宅男,他经常做一种梦:他在粘稠的、像糖浆一样的液体中游泳,但液体的密度和粘度太重了,他的手脚像被绑住一样难以伸展,以至于都像是慢动作。这个梦让他非常的痛苦。
老师问这位宅男:像糖浆一样的液体,会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这是精神分析中常使用的自由联想技术)
他说首先想到的是妈妈的爱,他觉得妈妈的爱,就像是糖浆,本来挺好,但现在彻底把他吞没了。接着他又想到他对妈妈的愧疚。妈妈的爱太沉重了,而且妈妈常说,我的生命中只有你。
“我的生命中只有你”,这句话相信无数中国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过,但当一个妈妈对孩子这样讲时,这意思是我要和你共生在一起永不分离,并且我只和你共生在一起。
这种粘稠的关系还会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很多人在恋爱中也依旧会投射这种关系模式,经常把失恋搞得像是生离死别一样;还有的人在工作中也摆脱不了粘稠感,喜欢浆糊逻辑,这其实容易让工作缺乏规则、界限和秩序,很难创造性开展工作。
当处于粘稠的关系中时,一个人容易变得黏黏糊糊,犹犹豫豫,并且外形上也会显得不利索,而当实现了分离与独立时,一个人容易变得干净利落,能轻松地守住自己的边界,整体上会有清爽的感觉。
没有学会告别原生家庭,也就不知道如何应对各种告别,任何告别都会有浓浓的愁绪涌出,让人觉得告别就是沮丧的、难以接受的。
可当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分离是一种必然的过程,是每个独立个体必然要面对的,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时,我们就能从容与他人告别了。
我们可以祝福、可以拥抱、可以流泪,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继续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