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了,尽管目前和孩子同处一室也是客客气气,她不喜欢我过问她的生活,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和她亲密无间;她不再随口喊我“胖胖”,我找她帮个忙开口询问“这会忙不忙”。
非常怀念曾经和她亲密无间的快乐时光,尽管也曾经有过争吵,过一段时间一点事都没有。
从她懂事那时起,有时间我就给她讲故事,我讲,她复述,漏洞之处我提醒,她再复述。
逛书店的时候,我们在各自喜欢的领域里挑选,她总是抱着一大摞绘本问我:“妈妈,这些能带回家吗?”
我帮她筛选适合她的绘本,然后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叽叽喳喳像一个小麻雀。
小学阶段我开始给她推荐书籍,有一次她去学校图书馆指明要借《简爱》,管理员疑惑着眼神问:“怎么想到借这本书?”
“我妈妈让我借的。”自豪的表情溢于言表。
读完这本小说我们还讨论过主人公:逆境中不向命运低头,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
升入初中她身高已经1.70米,我们外出变成她骑着单车载着我这个小个子妈妈满大街奔跑。
寒假里她在溜冰场一展风采,我只能骑冰上自行车蜗牛般爬行,她甚至能穿着冰刀推着冰上坐骑让我快一点。
初二那年寒假我俩一起外出,她提行李我跟在后面,途中火车停靠她以最快的速度下去帮我买了一份米粥,当时真担心她被落下。
高中阶段,我们不再开诚布公,每次大考完不再报成绩,开家长会才知道她的排名。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给她买运动鞋,我这个小个子妈妈跟在她身边多少有点自卑,再累我也穿着高跟鞋和她一起外出。买完鞋忘记什么原因我们发生了争执,她甩下我迈着两条大长腿往前走,我踩着高跟鞋狼狈地跟在后面。
回家后忍不住又对我示好:“对不起胖胖。”
胖胖是他和爸爸给我的外号,源于我是家里最矮还是最胖的一个,以至于它的好朋友都亲切地昵称我“胖胖阿姨。”
“胖胖……”“胖胖……”成了我的代名词。
那个阶段,周末她带我吃碰碰凉,尽管不喜欢我也不拒绝,我内心非常清楚:我们以后在一起的时光非常有限。
进入高三冲刺阶段,早晨睡眠不足,拧巴着小脸吃饭一言不发,我也知趣地不多问,她吃完饭我收拾碗筷。
晚上她在房间里和一群试卷纠缠,我悄悄切好水果插上牙签端过去原路返回,不说一句话。她心情好的时候也会叫我:“胖胖过来学习。”
可能是心里不平衡的原因,她苦哈哈写作业,我倒清闲。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配合她,拿一本杂志、笔记本在她面前边看边摘抄,她的情绪就安静一些。
熬过高考她给我讲:“高考是我的事,报志愿是你的事。”她和 同学打网球、学游泳、看手机,我则在空闲时间趴在电脑前搜索相关信息,结合以前积累的笔记,忙得脚后跟打到后脑勺。好不容易挑好了八所学校,真正报志愿的时候她用排除法留下自己心仪的学校。
那几年我真正的感觉:陪伴她三年高中我比她焦虑,也许她的焦虑藏在了心里。
而去大学报到的路上,我成了提行李的主力军,心中虽然有点不适应,但还是忍着不破坏这种难得的喜悦气氛。
时空的距离让我俩的关系融洽许多,他时不时分享学校的新鲜事,我也回馈我的真实状态。
记得她秋招拿到offce,当天晚上站在宿舍楼外给我分享喜悦的心情,差一点被宿管大妈关在楼门外。
毕业前夕她邀请我参加毕业典礼,带着我去参观我心目中向往的高校,陪着我去江滩玩耍,还让我重新体验一把吃学生食堂的感觉。
外出途中还奢侈一把给我点一杯星巴克,那是我第一次品尝,味道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气氛。
终归是不放心,她一个女孩子在陌生的城市工作,于是我赶忙调整时间飞过去看她,自然带着家乡的美味羊肉。
那一段她一日三餐都在家吃,特别是晚饭我做好准备等她的电话。
周末陪着我吃美食、看电影,她请客我买单。
关系最密切的一段时间在那个特殊的春节,我过来陪伴她过年,不但带了家乡的干果,还有一只分割好的羔羊。
朝夕相处在出租屋,外出取东西我坚决不让她出门。
那一段她破天荒给我生活费,我竟然有点不习惯,她却有道理:“要不是你在这做饭亲力亲为,我点外卖比这花钱多还不安全。”这句话让我差点破防。
放开的第一天她陪我去了公园,吃一次卤煮,还逛一次 书店让我满载而归。
我以为这种亲密关系会一直维持下去,可是她毕竟是个成年人有自己的感情世界,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报个平安,生活的细碎不再分享。
成家后,她觉得我俩在家孤单,邀请我们过来同住,还贴心地给我们准备了生活用品,更让我欣慰的是还在卧室里给我准备了一张简易书桌,并且把阅读架、插座准备齐全。
毕竟她有了自己的小家,有可以分享情感的老公,吃的、用的放在那里,和我们交流并不多。
尤其是他们休假外出游玩,只在微信上问候家中的几个猫咪,并且让我们拍点照片发过去。
她爸感慨多多:“在她心里我们还不如猫咪重要。”
这句话让我气笑了:“猫咪就相当她的孩子,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就像我们养大她一样,你对父母又关心多少?咱得换位思考,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情就好。”
此后,他爸慢慢接受了现实,每天固定时间锻炼,偶尔进城逛逛,而我有自己的小爱好,看看书、写点文、跑跑步,让身心放松起来。
孩子只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陪伴伙伴,也像两条平行线,可以互相并肩行走,绝对没有交集。
子女和父母终归会渐行渐远,即便在同一屋檐下,也不可能避免心理上的距离。
不渴求那么多,各自安好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