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之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若玉,珞珞如石。
译文:
古来凡是得道的:天得道而清明,地得道而宁静,神得道而灵动,河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侯王得道而天下安定。这是因为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才有了这个效果。
推而广之,天若没有清明终会崩裂,地若没有安宁终会塌陷,精神若没有灵动终会寂灭,河谷若没有充盈终会枯竭,万物若没有生长终会灭亡,侯王若不让天下安定终会被颠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低为基础。因为这个道理,侯王才自己谦称为“孤”、“寡”、“不谷”。这难道不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赞誉是无需夸誉的,有道的统治者不愿意如玉一样华美,宁可像石块一样坚实质朴。
解析:
这一章讲的是“一”的概念,即道。在老子看来,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离不开道,都是道的体现。天遵循道,所以清明;地遵循道,所以安宁;神遵循道,所以神妙;河谷遵循道,所以充盈;万物遵循道,所以生长;侯王遵循道,所以成为天下首领。
如果失去了道,天将无法清明,恐怕会破裂;地将无法安宁,恐怕会崩塌;神将无法神妙,恐怕会消失;河谷将无法充盈,恐怕会枯竭;万物将无法生长,恐怕会灭亡;侯王将无法保持高贵地位,恐怕会亡国。
老子强调,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下为基础。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正是把低贱当作根本的表现。因此,最好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就像石头一样,朴实无华。
这一章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应该以道为准则,失去了道,就会陷入困境。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自视过高,而应该保持谦逊和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