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的梦想成真了!“上完农耕课,吃着热络的烤红薯,四年级二班的孩子很开心,有一个孩子感慨。
上周挖红薯时,他们已经讨论过如何分享红薯。周二早上,他们来农场向老师打探上课内容,老师说到下午就知道了。
他们说,大家都希望烤红薯。
红薯遍地都是!我们需要的火,这,在上周解决了:先是组长拿来了稳重的炉子;再是全日制的朋友、学校老师在门口的工地上翻出不少能燃烧的废旧木料。人力资源也解决了,为了掌握烤红薯的技术,洋洋老师,在短短两天里,硬是从小白突飞猛进为“主烤官”。
从周一开始,我们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在门口,四年级二班的孩子,把手伸进一个袋子里,摸出一个红薯,走到火炉前,在洋洋老师的指导下,烤上红薯。自己用柴火烤过红薯后,还要给学弟学妹留下足够的燃料,于是他们到地里收拾收集柴禾,合抱到烤房旁边。众人拾柴火焰高,原来散落各处的树枝木柴,堆成一个小山丘,越过山丘、“薪火相传!”
每个人每一次抱过来柴禾,就到炉子上翻一次红薯。
每翻一次,他们重复重复,强调复强调:
“我闻到红薯烤熟的味道!“
一般来说,像我们这样用炉子烤熟红薯需要一两个小时。所以在上课时间,无论怎么翻覆,红薯是来不及烤熟的。因此主烤官洋洋老师每天很早就开始,按照当天上课班级的孩子人数,烤熟足够的红薯备用。劳动结束后,一头大汗的孩子们围到炉子边,了解到自己烤的红薯还是半生不熟,不免失望。这时候,老师把备用的红薯打开时,就会听到他们意外的惊呼!排队领到红薯,马上有人开始吃了,一会听到问:老师,红薯片丢到哪里?
这时,常常有她/他的同学回答:红薯片可以吃啊!我的都吃完了。
也有孩子把烤红薯拿在手里,一直没有动口,一问才知,她/他准备带给家长。
晚上,家长说孩子告诉她,本来是带给她的,但路上实在忍不住,就吃掉了。
古人云:百善孝当先,论心不论迹。哈哈,你懂的。
实际上,我们告诉孩子,放学时,你们的红薯或许已经烤熟。
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周的下午,农园的道路上门庭若市,人们来来往往!
冬天里的一把火,烤熟红薯。在美食的香味中,六年级的孩子准备做“昆虫之家“,他们在地里找出很多材料,分门别类,各队一堆放置。他们还到”耕读馆“参观了地球上的土壤石头,一年一度的”土里土气“。
冬天里的一把火,烤熟红薯。在美食的香味中,三年级二班的孩子清理“建筑工地“,把石头搬去铺路;找来柴禾,尝试另一种焖熟红薯的办法。
冬天里的一把火,烤熟红薯。在美食的香味中,三年级一班的孩子做了:
像火一样的工作——烤红薯;
像蜜蜂一样的工作——为火建一个家(就是用土块垒一个带弧度顶棚的灶头);
像牛一样的工作——拉犁犁田(认识工具,体验工具的使用)
冬天里的一把火,烤熟红薯。在美食的香味中,一年级二班的孩子也来了。
冬天里的一把火,烤熟红薯。在美食的香味中,哥哥姐姐带着幼儿园的弟弟妹妹也来了。
11月,成都华德福学校先后获得“未来教育创新奖”、“第五届教育博览会优秀教育创新成果serve提名奖”,并在教育博览会上开设专区交流展示分享,实实在在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
文/唐康
图/唐康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