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跑比赛中,我们有既定的方向,不用对我们的方向进行选择,我们需要的只是加速,加速,竭尽所能,跑出我们的最高速度。
这就是,不用选择的好处。
当你,不用对前进方向进行痛苦的选择时,只需要保持初心,提高自己的单位输出就好了。
要是生活也是这样就好了,不用面临选择,只需要努力。
然而,生活毕竟不是短跑。
我们开始时候的选择,也许在后面的路途中发现是错误的。
01:重新定义问题
我有个朋友小杰,这些年下来换了很多份不同的工作。他总是跟周围的人说,找不到自己真心喜欢的工作,总是在拿到offer的时候显得迟疑和犹豫。
类似小杰这样的例子,现实中还是有很多的。总是让工作来匹配自己的喜好。
他们总是在问同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
其实,应该重新定义问题,他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
第一个问题:我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
第二个问题:工作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你把工作当成是谋生的手段?还是建立人脉圈子的途径?亦或是你实现梦想的一条路?
对“工作”的不同定义和期待,会让你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和处事方法,也会让这份工
作带你走向不同的体验。
正如福特说的,如果你问没有发明汽车前的大众,你想要什么,他们会说“一匹飞快的马”但是如果你问他们,你想要做什么?他们的答案是“更快地抵达”。
其实,重新定义问题有时候面临很大的勇气。尤其是当我们已经取得很大成功的时候。
重新改变,可能会面临失败呢。
一个好的方法是:
准备一张白纸,在中间画一条竖线,在左边写下你目前在做的事情,右边写下你一直想做但没有去做的事情。
在两边写下你做了和没做的原因,以及如果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当你清晰地写下这些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做你想要做的事情,或者进行一次新的尝试,根本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
困住你的是你的情绪,是你对思考问题的抗拒,而不是问题的本身。
02:学会连问几个为什么
雕塑《大卫》是米开朗琪罗创作的艺术极品,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广受赞誉。
作品诞生之初,有记者采访米开朗琪罗是如何在石头上把大卫雕琢出来的,米开朗琪罗说,其实这形体本就存在于大理石中,他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
其实,就像《大卫》一样,我们真实的需求被很多外在的东西包裹。你要做的就是从问题的石头里刨去多余的部分,让真正的需求——“大卫”清晰地呈现出来。
抛弃多余的部分,直击本质。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丰田“五问法”:
有一次,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大野耐一发现,有一条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原因是保险丝被烧断了。
虽然每次都及时更换保险丝,但用不了多久又会被烧断,严重影响整条生产线的效率。他觉得,更换保险丝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大野耐一与工人进行了问答对话。
一问:“为什么机器停了?”答:“因为超负荷,保险丝被烧断了。”
二问:“为什么超负荷呢?”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三问:“为什么润滑不够?”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
四问:“为什么吸不上油?”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
五问:“为什么磨损了呢?”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连续五次追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油泵轴上安装过滤器。如果没有这种追根溯源、刨根问底、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当我们遇到看似复杂的问题时,不如像“抽丝剥茧”般连续多问几个为什么。
反而能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
03:
其实,人的一生能真正一下子找到自己喜欢并且愿意付出一生来完成的事情很少。
也是一种幸运和幸福。
然而,多数情况下,当我们在敷衍做事,或者勉强前行时,就要认真地问自己:
是不是我们一开始的选择就是错的?
当我们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更能直击问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