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吴期间越国的窘境
从公元前474年越王勾践入吴,至前470年归国,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不光是越王勾践受尽了苦难,在越国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陷入了一个空前的困境。
勾践夫妇与范蠡离开越国以后,大夫文种兢兢业业,按照越王临走是制定的方针策略,治理国家。此时越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越国,作为战败国,吴王夫差只给越国保留了首都会稽附近一点点大的地方,面积大致相当于越国全盛时期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大小。只有这么一块小的可怜的土地,人口也就是万人左右,可越国却还要给吴国进贡大量的宝物、赋税,这令越国人民几乎痛苦不堪。
还好,大夫文种的政治能力超强,他巧妙的沟通,把人民对生活的痛苦转化为对吴国的憎恨以及对越王勾践的怀念。所以百姓们虽然过得很苦,但也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对国家的怨恨,背弃自己的国家,反而都能苦中作乐,把希望的种子埋下。
三年多的时间,越国的经济越来越差,不过好在生产能力并没有下降反而呈增长状态。虽然越国自己很贫穷,但这不意味着那些农业、手工业停止生产,相反是更加蓬勃的发展了起来,只不过产出的产品被送到了吴国人的手里。而且吴王对贡品的要求只是各种金银财宝以及生活奢侈品,却并没有向越国所求粮饷、物资等物。别忘了,吴王夫差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他对于那些平凡的东西诸如粮草、兵器等等是丝毫不放在眼里的。这也是吴国的一个传统,从吴王阖闾那个时候起,吴国人打了胜仗以后就很少向战败国所求土地、人口、粮食、军械这些,而是专门贪求金银财宝、高档瓷器、青铜器、皮革、名马这些奢侈之物。也就是说,越国损失的只是名义上有购买力的货币,而并非实用之物。
提到交易与货币,我们顺便说说越国的贸易与货币的问题。
在整个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很少发生贸易行为,战争的频繁也是和这个原因密不可分。战争的目的无非是侵略或发财,而实际上归根结底,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取利益。吞并也只不过是为了追求更大利益的一种手段。春秋时期,处于中原地区的国家尚很少发生贸易行为,更不要说地处南方荒蛮之地的越国。既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很少,那么也就没有一种可以在任何国家都使用的货币。在今天的很多古董市场上,我们可以随处见到先秦各国的古钱币,他们形态各异,质地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刀型,有的是贝型,有的是圆形,形形色色;有的含铜多一些,有的含铁多一些,有的含锡多一些,它们成分也各不相同。这些货币在当时往往只在国内流通,而在国际上更多的还是以粮食换算。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要统一货币的原因。
根据以往的考古资料,专家们判断在春秋时期的越国,应该并没有自己独立铸造的货币,人们所用来交易的,要不直接是以物易物,要么就是使用各种各样社会默认有价值的“实物货币”来代替交易。
最为高档也是价值最高的实物货币当属珠玉。所谓珠玉就是各种宝石、玉器。这类货币往往流通在贵族之间,平民百姓的少量交易很难用到这些极其昂贵的货币。但越国人为了买通与吴国的关系,这一类的物品往往被当做贡品献给了吴国。所以,珠玉类的实物货币,是勾践入吴这段时间里越国流失量最大的物品之一。
其次,高档布帛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实物货币,同样,这类物品也往往仅限于在贵族之间流通。虽然越国的纺织业一直以来都非常发达,不过平民百姓所穿的,往往都还是粗麻所制成的衣服,而精细化纺织成的高贵布帛只有贵族才能使用。越国向吴国进献的物品之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布帛。好在这类物品不像珠玉那样,不容易再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来,只要工艺还在,越国人还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
第三种实物货币终于可以被老百姓摸到,那就是一直在今天也沿用的贵金属货币。这类实物货币相比较前面两种,最重要的优势有两点,第一是品质相对统一,第二是量的可以分割性。也就是说,一块贵金属不管是金银铜都好,一般来说产自统一地区,它的品质非常接近;另外它们可以被切割为细小的份额,这样方便交易。在《吴越春秋》当中记载的关于越国进贡给吴国的物品当中,特意提到了有大量的金币,说明越国的金币被作为贡品送给了吴国很多。其他两种通常用来交易的贵金属则没有提及,可能吴王夫差并不稀罕要银子或者铜。好在越国的地形大多数是山地,矿藏丰富,这类贵金属资源在短时间内也属于“可再生”的。
总之,越王勾践入吴的这段时间,越国几乎是倾尽了所有的储备资源,百分之九十的土地被没收,这意味着越国被打回允常以前的原型,甚至比那时候更糟。至勾践回国的时候,越国是处在一个“零基础”的情形。幸运的是,在大夫文种的鼓励下,在吴国的压迫下,各种手工业技术得到了发展,这大大的提高了生产能力,所以越国虽然耗尽了储蓄,但生产能力水平却得到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