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加入了学校的成才与创业协会,那时候协会有一个项目,就是对接企业。我们会一起学习稻盛和夫的书,体会他的意识。有次举办活动,请的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总裁助理,职级挺高的,她跟我们分享完之后,还留了联系方式,让我们有事可以邮件跟她沟通。
当时我们正在举办一个活动,我加入了策划部,负责活动的策划部分。然后我们把策划写好了,我想着可以给那位老师看看,提提意见。然后得到的回复说,写的不行,我们写的策划应该要围绕我们的目的来写才行。目的是重点部分,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从那以后,我写策划都会特别注重目的。
前两天公司实习生转正答辩,需要我们几个实习生做一个ppt,我看了邮件里面的要求,主要就是个人介绍、实习期间的业绩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当时想都没想,就把模板拿出来,把每部分大标题填上去,然后简单的把相关信息加上去就行了,我想其他人也差不多。
答辩当天,朋友进去答辩,我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她怎么说的。我看到她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在自己的信息之中,还添加了自己的证书、技能,还有用SWOT分析法,主要分析了她自己的优劣势,但是总观全篇来说,做的比较出色,有比我们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同时她整篇都突出自己的优点,缺点只是点题。
然后我就有点慌了,我主要写的是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然后我会怎么改正,但是我的优点我完全没有突出。
当时的整个答辩做的不太好,人很紧张,ppt内容也不太好。出来以后,领导跟我说,你之前就该发给我看的,上午给我看也来不及改了。我们做的内容就是为了给答辩的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帮助我们转正。那我们应该突出自己的特点,加入自己的优势,你诚实的把自己那么多不好的地方加入只会让他们觉得你不合格。
回家之后,我自己也深入思考了这个问题。确实是我自己在前期没有考虑好,我这个ppt的目的是什么?没有思考,直接做,那么很难达到我要的效果。如果我当时明确我的目的,从面试官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只根据邮件,把该有的直接加入,最终的结果肯定又是不一样的。
思考再三,我还是没有在做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思考,也没有活用我自己学到的知识。希望自己能借此多点反思,多点思考。以后做事带着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