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翻篇,初二那年,周五放学的时候,踩着石路,独自一人回家。这让我脑里立刻闪现李清照的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渐渐灰暗低沉的天空,淡化了最后一抹余晖,安静的周遭令人不安。不知哪来的微风,越吹越觉得凉意飕飕,坐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歇息,望一眼身后,尽是白茫茫的孤寂。不由地扪心自问,这条路,好长,好长……我究竟还能坚持走多久?
回到家,推开半掩的门,屋里已经黑漆一片,蚊子不停地围绕耳旁嗡嗡叫响,赶也赶不走。放下书包,看一眼桌上的老闹钟,六点四十分!快要崩塌的厨房如垂暮的老人,无精打彩。牛棚的母牛瞪一双雪亮的眼睛看着我,偶尔“哞哞”嗲叫,才醒悟,她饿贬一天的肚子闹脾气了。喂完牛,洗锅煮饭,坐在灶边,通红的火焰照亮昏暗的厨房。此时,玩累的妹妹在厨房转悠一圈,洗把脸,对我说:你煮少一点,我只吃一点。我下意识的看了看锅里,加水的青菜正沸腾地冒热泡,再少一点,还要少多少?妹妹的确只吃了一点,我明了她吃不下,碗里的米饭糊得面目全非,菜也煮坏成稀稀烂烂一堆,我尴尬地看着妹妹,“凑合着下肚吧,”妹妹坚决摇头,单刀直入,“太难吃了,我瞧一眼就已经饱了,”坐一旁的爷爷不语,慢慢嚼着。
晚饭后,月亮爬上了深色的夜空,几颗明星在旁陪伴。借微弱的灯光,我从书包里拿出历史课本,反反复复背诵,甚有些许乏味,妹妹嘴里鼓溜溜的,神秘兮兮地背着手走向我。一丝预感,使我忍不住想一探她身后藏了什么东西?如果是零食,那就算了,没兴趣,不如继续看我的历史课本!正当我等待答案的揭晓时,妹妹先摊开右手,晃了晃,表示什么都没有,我下意识到她又要搞恶作剧取乐,我立马轻轻拍开她嘚瑟的右手,“去,一边玩去。”谁知,妹妹口里一边连续”当,当,当……”几声,一边把那东西递到我眼前,我定晴一看,难以置信,一本书!我诧异地看着它,再看看妹妹,因为激动手有点颤抖。
“哪来的?”我问妹妹。
“你猜,哈哈!”妹妹卖起了关子,得意洋洋。
“你同学的?”妹妹摇摇头。
“哦……你买的呀!”我用肉食动物发现猎物般的目光死死盯住妹妹不放。妹妹不语了,压低着头,沉默良久。我忽然瞥一眼书本背后右下角所标的价格,二十多块!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简直是一笔不小的数额,而这笔数额怎么来的,心底已略知一二,为了保护妹妹的尊严,我露出欣喜的笑容,“以后不可以问姨妈要钱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嗯,”妹妹终于抬头,轻松地点点头。我小心翼翼地抚摸书本橙黄色的封面,闪亮的书名下,娟细的三个字体:饶雪漫?饶雪漫,饶雪漫!一口气念三遍,便迫不及待地阅览目录。妹妹识字浅,待我已看到第二页,不知何处冒来她的嘻嘻笑。
“姐,这本书的书名叫啥?”
“沙漏。”
“哦,”话刚落地,妹妹便打了个长长的哈欠,躺在床上沉沉睡去,轻盈的酣声打破房里的冷清。
月光如柔软地绸丝,静默地照进窗口,我打开手电筒,继续阅读,这本书使我兴志大增,困意全无,无法自拔。大概过了许久,眼皮慢慢合上,模模糊糊地睡着。第二天,醒来,窗外一片明亮,揉揉眼睛,心里莫名觉得忘记了什么,突然想起《沙漏》这本书,慌忙寻找,发现妹妹把弄着手电筒,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我夺走她手里的电筒。
“太调皮了!电筒受不了你这样的折腾,我的书呢?”妹妹这次挺乖乖地把书给我,顺势附了一句:“手电筒不亮了。”心里咯嗒一下,暗想:坐等爷爷的棍子吧!还好,手电筒奇迹地再次亮起来,爷爷另买了一个,所以夜晚我有了自己看书的照明灯。周日下午,我吃完饭,准备上学,妹妹从房间走出来,“喏!我向朋友借的,给你看一星期,”本来狐疑的眉瞬间淡然了。
看完了《沙漏》,我把它安放在床头。过年,我有了红包,等开学的时候去街上的小商店买了几本书,钱花完了,可心情如此愉悦。在学校、家里,我多了一个朋友——书,看书最好的地方是在我家后边的小场地,场地虽小,却是清静的最佳选择。伴着鸟语花香、清风习习、晚霞醉人,还有书中触动人心的描写,仿佛走进另一个境界,在这个境界,我可以探寻不同人物情感的千变万化,也可以倾诉内心的悲伤,收入一丝心灵的慰藉。
我十四岁时,爷爷终止了人生的长路,我离开了家乡。临走前,我竟找不到自己曾看过的书,向妹妹询问缘由,才知道原来为了腾出空间,亲戚清理掉所有碍眼的东西,包括我的书。每每想起,都会有些许遗憾,遗憾陪我渡过那十几年的朋友忽然不辞而别就莫名消失了,或许一场雨冲刷,早已找不回你们,像往常一样,捧着你们,细细看着你们。
那份渴望依然使我忘怀不了有书的身影,走到图书馆,急切找寻喜爱的书。用张爱玲的一句话来诠释:“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退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在这座小城的校园,总感觉自己漫无目的,不知方向。刚刚好,你的出现,给我了一颗懂得平静淡然的心。尝试提笔,写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有时不尽人意的写作,一张一张撕掉,不舍扔掉,夹在笔记本中。偶尔气馁地叹气,拿起桌上的书本,一夜的畅游便开始了。畅游后,旦日,元气满满地写呀写,投出去的一刻,自信带着害怕。记得第一篇交出去的文章,苦等了许久,每晚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担忧,接到被收录的消息,我欣慰地长舒一口气。有人问我最喜欢看什么书,这个问题无法如实的回答,对于我来说每一本文学作品的描绘就像不同的花,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如含烟带水的青莲,有的若空谷幽香的兰花,而有的则是风华雍荣的牡丹。
以前特别喜欢到学校旁的小书摊买《读者》、《青年文摘》、《意林》、《青春美文》这四本刊物,它们几乎成了我爱不释手的珍宝。卖刊物的是我们学校的一位男老师,儒雅风趣,非常友好对待前来买书的同学。三年,默默看了三年,其中某一篇真真确确地折射出内心的写照,不知不觉落泪,仿佛写的就是自己,一模一样。
时间匆忙,不留一点情面,长大的人回不去过往,无论远方的列车开多久,身边有你足矣。原来你悄悄走近,就是为了让我在迷茫的旅途遇见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