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书我读了好几本了,读过之后的感觉总是不疼不痒。要说没方法吧,那些书中也确实有一些条条款款的东西;要说有方法吧,就是不知如何去全面掌握以达到作者的“要求”。
推荐大家读《写你想读的文章》,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这不是一本单纯的方法论的书,这是一本帮助你转变写作思维方式的书。
作者田中泰延1969年生于大阪,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二文学部,1993年进入电通公司,从事广告策划和文案工作长达24年,迄今为止阅读了6000多本书。2016年裸辞,自称“青年失业家”,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开始写作,活跃在网络上。这本书是他的处女作。
写作是应该先让自己快乐的,写自己想读的文章。本书作者首先阐明了字数过多的内容让人失去阅读的欲望,这观点一下就点燃了我,别说是书籍,但凡是要用文字表达的内容都不易冗长。
多年前公司里的一个律师,出于专业原因每次回复邮件感觉都像是在写报告,长长的英文内容看得人头皮发麻;每次打开这样的邮件都有想要删除的冲动。
《写你想读的文章》作者在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与那些“常规”作家不一样,真可谓是不走寻常路,长话短说,就书中的某些观点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01网上爆款文章有九成是随笔
我在今年一月开始在网络上写文章,没想到第一条就出了个爆款,当时在读《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到达芬奇画蒙娜丽莎时想到自己几年前在法国卢浮宫拍摄的“现场版”蒙娜丽莎的画像写了一些随笔。没想到第二天就有10万+的阅读量。
此后就想以写爆款为目标,发现自己越是想写出爆款越达不到目的。而自己随随便便写的三言两语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你想读的文章》作者的观点就正好说明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用作者的话就是:事像和意象交织之处产生的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太符合写作的标准,写“读者想读”的内容。
但作者认为只有自己遇到的一些事、一些人让自己产生了某种思想,展开思考写下了自己想写的文字,同时也是自己喜欢读的文字。
我想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流”吧,用作者的话说,写作要先迎合自己,写能让自己开心快乐的内容,爆款文九成都属于这样情况。
02谁写的比写什么更重要
这让我想到了不久前去世的某名人老师,生前的书法都要卖十几万,人刚去世字就降价了,几百块无人问津。有人说:你啥也不是的时候写十万字都没人看,当你出名了、成腕了、建立自己大IP了,你写啥都会有人看的。
作者建议我们抛弃“面向特定群体”“想当写手、想出名” 的错误想法,要建立“只要觉得自己写的文章有趣,那就是幸福的”这样的意识。坚持这样写下去慢慢地就会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拥护。
凡事贵在坚持。
03起承转合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前几天,朋友给八岁的儿子讲完故事试探着问:你知道什么是“起承转合”么?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孩子竟然先用英文解释了一遍,又用中讲述了一遍。朋友不禁感叹道,现在的这么小的孩子都学这么深的内容了?孩子马上说:是我在妈妈那上课老师教我们讲故事时这么要求的……
听了朋友的讲述我意识到,无论是写文章还是讲故事,都要遵循起承转合的思路,这样的文章或故事逻辑关系强更吸引人。
《写你想读的文章》作者田中泰延将这一概念又进一步浓缩为:发现、归纳、演绎、感叹。当我们想要按照逻辑说明过程时,按着“起承转合”这个套路是最的效的了!
04语言等同于货币
乍一看,谁也不会把语言和钱扯到一起,作者先讲解了货币的三大功能:支付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之后又明确的说到语言也有与货币一样的功能。
人类用语言传递信息,就是一种交换,有时还需要翻译成多种语言更像是货币中的“外汇”;交际交往中人们有时愿意付出金钱来聆听或阅读价值比较高的语言或文字;我们还可以用语言保存一切信息,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
作者此处想要表达的就是,语言可以使自己和他人都能够得到益处。让自己的文字流通,与他人交换,如此我们一定能够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写在后面
《写你想读的文章》作者田中泰延在书中不仅告诉我们写作是孤身一人的创业,还告诉我们文字也会带我们走向幸福,只要我们日复一日的坚持写作会在不经意间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走到一个全新的地方。
人生无法重来,岁月不可回首。为自己写作,写自己想读的文章,不再去取悦他人、迎合他人。通过写作、阅读不断的精进自己来了解自己的孤独、他人的孤独,也在相互的孤独中体会美好,将爱和共鸣铭记在自己的心中,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关于那些简单的写好文章的方法根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