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作为一种通用芯片
虽然是为了图像处理而生
但它还被广泛用于科学计算
密码破解
数据分析
海量数据处理
金融分析等需要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领域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公司GPU研发总工程师王渊峰从2002年至今
一直从事gpu架构研发
近20年
全身心投入
经历无数次失败 只为研究闪烁中国智慧的国产芯片
我还是我还是觉得这个DBR(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的这个架构
全部拿掉了以后还是挺可惜的
所以说一个tile(磁贴)的
你昨天是说做成cacheline(高速缓存块)的access(通道)
作为gpu设计部门负责人
王渊峰没有丝毫架子
为了方便技术交流
他把工位放到大厅和大家一起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大脑清醒
站着办公也成了他的工作习惯
时间回到19年前
王渊峰复旦博士毕业后
收到许多跨国公司的录取通知
但具有民族情怀的他
还是选择投身到国产芯片架构研发中去
当时我想去的公司是英特尔
微软啊这种大公司
但是我感觉到这种大公司并没有把核心的技术
其实放在中国的研发中心里面
中国虽然是号称研发中心
但是做的是技术的支持和验证
测试的这一块内容
并没有涉及到核心工作中
由于技术突出
王渊峰三次被派往海外学习
全面扎实掌握了最先进的gpu架构设计技术
培训归来
王渊峰带领上海团队
独立承担起gpu架构的设计任务
打造中国匠心
在这里我们就像海绵浸到水里面去
如饥似渴的吸取这个gpu这份知识
因为这是你在做你最喜欢的东西
并且你发现那你越做越喜欢它
就是凭着那股冲劲啊
每天都是完成从0~1的这种知识的累积
这个是相当愉悦的
前些年与王渊峰同期进入业界的朋友们
陆续跳槽只有他仍然低调的在岗位上深耕细作
公司投入到那么多资金在我们身上
我们出国深造了以后回来
看到有好机会就离开了 这个培养我们
花那么多精力
那么信任我们的的公司
我觉得我这人还是有点感恩心的
区政府啊也是知道做半导体投入大
周期长
在那个员工的待遇
员工的这个落户
还有在那个公司的一些公司的发展的一些策略
上面
都给予了能够具体到位的那个扶持
能够让我们这个团队
专心的做我们的研发
我就明确了我为什么要留下来
表面上是要报恩
真正的事
我想在中国做出中国自己的gpu 实实在在的 不是买国外的IP
十多年孜孜不倦的研发生涯
他的团队也在世界范围内
获得了60多项
图形处理领域的高质量发明专利
并在国家核高基项目中承担着部分gpu研究课题
为中国的gpu研发
铸造了一道道知识产权的保护壁垒
让中国的gpu核心稳步前进
处于世界一流的设计阵营
能够守得住寂寞
能够抵得住诱惑
从而希望有一些榜样示范的作用
能够让我的团队
甚至影响到我团队周围的更多的团队
能够让他们也能够专心的研发着
一代一代的gpu
因为gpu这个产品
一代肯定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需要通过逐代的迭代
才能够最后打磨出比较完美的
最终的产品平台才会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
记者施宇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