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哈珀·李,出版第二年(1961),就获得了美国小说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小说奖”,和《飘》《老人与海》站在了同样的高度。
我想,文中的这句话可能能帮助大家理解书名—“你射多少蓝鸟都没关系,但要记住,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知更鸟只唱歌给我们听,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吃人们园子里的花果蔬菜,不在玉米仓里做窝,它们只是衷心地为我们唱歌。”这是斯库特的父亲送给两个孩子气枪时说的话。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一个叫梅科姆的南方小镇上,6岁的小女孩斯库特年幼丧母,跟作为律师的爸爸阿迪克斯和哥哥杰姆一起生活。书中有两条线,第一条线主要围绕“怪人”拉德利展开。拉德利因为年少时犯过错,被家人关在家里十几年。他也因此成了街坊邻居心中凶神恶煞的“怪人”。两个孩子恐惧,害怕又充满好奇,他们一次次幼稚的试探后却收到了藏在树洞里的礼物,到最后被拉德利所救。正如文中斯库特所说“他送我们两只香皂娃娃,一只不走的怀表和表链,一对吉祥币,还有我们的生命。”
第二条线围绕一桩父亲阿迪克斯为黑人辩护的案子而展开。阿蒂克斯被法院指定为汤姆.鲁滨逊辩护,后者是一位黑人,他被控强奸一位白人少女马耶拉.尤厄尔。虽然许多梅科姆镇人表示反对,但阿蒂克斯同意为汤姆辩护,有的孩子因阿蒂克斯而嘲笑杰姆和斯库特,称他们的父亲是"爱黑鬼的家伙"。斯库特甚至被挑衅为她父亲的荣誉而打架。虽然汤姆的无辜显而易见,但陪审团依然判他有罪。最后,绝望的汤姆因越狱而被杀。
我所思:
一 偏见与愚昧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句耳熟能详的台词:“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无法搬动。”
汤姆·鲁滨逊为人善良、谦逊,偶尔会帮住在附近的白人尤厄尔一家干活。双方对薄公堂时,尤厄尔父女的证词漏洞百出,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但白人陪审团们无视证据,仅凭对黑人的种族偏见,判定汤姆有罪。最终,汤姆走投无路,选择了越狱,当场被一枪毙命。这个纯洁美好的灵魂,就这样,成为种族偏见刀下的那只知更鸟。
深植内心的偏见,往往会吞噬一个人的理智。《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句耳熟能详的台词:“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无法搬动。”种族歧视的尘埃已经落定,惟愿,行走与人世间的我们,心中有把度量的尺子,不要成为杀死知更鸟的刽子手。
二、勇气与坚持
在这场诬告案中,为汤姆辩护的是白人律师阿迪克斯·芬奇。梅科姆镇上白人居多,他们对种族的歧视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所以,当阿迪克斯选择站在汤姆这边时,镇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私下议论纷纷,有人当面破口大骂,还有人围堵、恐吓他。可他依然勇敢的坚持自己的原则,正如文中所说“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的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案子没有赢,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可以说赢了。因为他在孩子乃至小镇上很多人心里种下了公平,正义,平等的种子。而这种子,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改变一个时代。
三、教育与守护
作为父亲的阿迪克斯温尔文雅,任何时候都是彬彬有礼,对孩子慈爱温柔,从不大声训斥孩子,也从不偏袒娇纵孩子。在女儿斯库特遇到问题或是有自己的小情绪时,总能循循善诱,耐心地与女儿交谈,引导孩子说出她真正所想的和烦恼的原因,并能妥当地解决问题。
“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他教育孩子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孩子们因为好奇总想看看隐居的“怪人”阿瑟.拉德利到底长什么样子,想用鱼竿给他的窗台上送一封信,邀请拉德利出来一起玩。阿迪克斯发现后对孩子们说:“拉德利先生做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他想走出家门,他就会出来。如果他想闭门不出,他也有权利待在屋子里,避开那些喜欢追根究底的孩子。”他教育孩子要尊重任何人,虽然一些人与你的生活习惯、观点不一样,你可以不赞同,但要尊重别人的选择。他不允许孩子取笑任何人。
最重要的是他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了阅读,在孩子的心目中,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总之,阿迪克斯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律师,更是一位优秀的父亲。
句子迷:
1.当一个孩子问你问题时,你应该以上帝的名义好好回答他。决不要编故事。尽管小孩很小,但是他们可以比大人更快的发现你在逃避,而这种逃避只会让他们困惑。
2.勇敢并非是一把枪在手里,而是在你动手之前你就知道自己会输,但还是会动手,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
3、在我能与他人共度余生之前,我先与自己共度余生。其中之一是人类的良知,它不能遵循从众原则。
4.永远都不要从别人的口中去认识一个人,不要相信流言蜚语。 直到你亲自去接触他的时候,你才能够看见事实。
最后,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