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一个老好人。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外听老师、领导的话,不乱发脾气、不乱提要求,低调忍耐、他人为先,经常被称夸稳重、成熟、可靠,看到那些无法克制自己,随意发泄情绪的人,我心中还会有些许的优越感。
但是,后来,随着经历的增多,我心中的不满也变得越来越多:为什么别人可以那样做?凭什么总是要自己来忍?不能总让老实人吃亏吧?在面对一些不公平的时候,一方面在“好人”标签之下极尽克制忍耐,一方面又多么想不管不顾的让别人也难受一把。
一开始,非常害怕自己的攻击性表现出来,以为这些不好的情绪都是自己修为不够引起的,所以千方百计的压抑、克制,恨不得给心里面刻一个“忍”字时时提醒。这些,也正是父母、领导等权威教给我正确的方法。
但是,就算我再怎么告诉自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好阔天空”、“好人有好报”,怨气还是越积越多,自己的分裂越来越严重,生活越来越失去了色彩、没有了激情。小心翼翼的维持着面上的好人,但自己心里知道,总有一天会维持不住的,而那时候,自己要么就是一个怨气满满的负能量源,要么就是彻底的去做“坏”的事情。
为什么一定要做个好人呢?真的有百分之百的好人吗?
直到最近读到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程中,才慢慢明白,好与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同时存在。
一个人不可能只有纯粹的好,却没有坏,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既有好又有坏的,当这两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展现的时候,人才是完整的,才是有精神和活力的。
不仅仅是“好”与“坏”,其实在个人和集体中,充满了这种正与反的对应,只是很多时候被忽视了而已。
著名的喜剧明星憨豆、卓别林等,他们是观众心中的快乐之源,然而他们自己却也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经常挂着招牌式微笑的崔永元,给人一种谈笑风生的感觉,同样在抑郁之中挣扎了很多年。
整天活力无限、爱玩爱闹的人,当你真正去与他交流的时候,竟然发现他从来没有敞开过自己的内心,他是如此的孤独。
恋爱关系中,一个勤俭节约的女人与一个嗜赌成性的男人难舍难分,一个美丽文静的女人对一个玩世不恭的男人不离不弃,这些不是电视中的桥段,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有时候,就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被对方吸引。
越“好人”、越恐怖,越快乐、越悲伤,越外向、越内向。
世界是相反的。当我们去追寻“好”的时候,“坏”也就同时产生了,即当A出现时,意味着-A也会出现。在外在的压力下,我们认同“好”的一面,通过“好”与别人建立联系,同时尽量去克制压抑“坏”的一面。
但是,-A并没有消失,它一直都在,只是暂时深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难以被看到而已。
在一些意识缺位的时候,这些被压抑的“坏”就会跑出来,“指引”着身体做出一些“意外”的举动。而如果是拼命的压抑,只让自己处于“好”的一面,那么“坏”就很容易以极具破坏力的方式出现。比如抑郁、疾病等。
这也是恋爱中的最常见动力,于是,很多人会因为不同,而走到了一起。但这个不同,也会将他们带入争斗,给他们带来深深的痛苦。
终结痛苦的方法不是一个消灭另一个,而是不加批判的完全接受。这是才是爱情的终极意义,超越外在的形式和身份,回归到最本质的人性,通过痛苦最终实现人性的完整。
所以,坦然接受我们既可以A,也可以-A,让生命最本质的能量流动,才是走向完整的道路。
如果你有一些明显的标签,那么,列出它们的反义词,告诉自己:我可以A,也可以-A,我可以同时拥有A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