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水回来后,这几张照片已不知被我反反复复看了多少遍,放大了看、缩小了看,看着看着就笑了。还不时的拿出来给别人:“看,这是我和窦桂梅老师的合影!”我知道,说这话时我一定是满脸遮不住的嘚瑟样儿。
是的,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和窦老师最好的合影:虽然她在台上,我在台下;虽然她在讲,我在听。我不知已默默感谢了多少次年会的摄影师(来自桂林的刘杨和贵阳的王健),虽然我知道当时他们是在拍窦老师。也不知感谢了多少次自己:因为和小组的人商量第二天晚上节目的事情,进去后看到我的桌位上已有人,于是坐在了这个位置。
整整两个多小时,我被窦老师的课和讲座深深吸引。后来连水都不敢喝,因为不想因为上厕所而错过随时都有的精彩。在课堂上,窦老师阅那略显低沉而魔性的阅读声音,把我带进绘本故事里。她在带着一群年龄参差不齐的学生不断“发现”的旅程中,她会牵学生的手、抚孩子的背,她会帮学生整理下头发,就这样带着学生不断发现,不断走向故事深处,也走向了人物内心。薄薄的一个绘本,在她的带领下,学生读的丰富了、也有深度了。那时候,我多想跨过那张桌子,做到讲台的桌前去,此生做一回窦老师的学生,无憾呐!
她做讲座时,讲自己“让儿童站立在课堂的正中央”的教学理念,讲自己是如何在教了两年的数学、两年的音乐和做了一年教导处干事后终于教了语文的经历,她已是云淡风轻了作为笑谈了,可台下的我竟然笑着笑着流了眼泪。还听到红玲姐姐的轻声抽噎。
她说,语文老师是幸福的,因为“文本的属性决定语文老师在不同文本里活上上百回”。她讲到曾经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她有一下子像刘兰芳附体一般,不,比刘兰芳说的还要好,一边说、一边在台上虎虎生风的走来走去。待她讲完,台下一阵掌声。却觉不够过瘾。
直到窦老师真的要结束她的讲座了时候,我竟然像一个粉丝一样大声的喊出了“窦老师,我们爱您”。不,我是真的粉丝。直到现在,想起来那一下午,我还觉得像在云端,真实却又不敢置信的高峰之上。
到现在为止最难忘的两次听课体验,除了这次,就是14年在安阳学习的时候听君姐讲《语文教师的修行之路》了。究其原因,君姐的那个讲座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认识自己。那是一次自我的觉醒。这次的课,让我在课堂上做了真实的自己,忘却周围的一切。
好的课就应该是这样吧:让听课的人完全沉醉其中,向内去发现自己。不论是丑小鸭还是贝琳达,终会有最美的时刻。
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