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的说,我不是一个很丧的人,但是偶尔会觉得手上的事情超过了短时间自己的能力承载,期待和现实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引发间歇性的失落症,今天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起因是最近一段时间,对自己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工作上面要完成上半年的OKR,开始尝试每日三餐都自己做不吃外卖(每天占用很多时间和体力),改变家的格局(清洁、打扫)请朋友周末来家里面吃饭,个人下一阶段的准备工作,锻炼身体100次实现年初的承诺。
失落,怎么办?
每件事都想做,每件事都想做好,精神上的压力和身体上的压力导致我心烦意乱,过度的任务让我无从下手。
失落,无力,平衡不了这些小事,进而扩大化怀疑自己能力,觉得自己还没有过上理想的人生,真是惨淡等等等,都是无端的一些消极情绪产生,并且持续扩大化的结果。当然不能这样下去,于是我马上抽离出来,思考可能的解决办法:
1. 给所有事情进行排序,要事优先;
2. 事情有比较详细的计划,具备时间节点;
3. 找时间彻底放空,不想所有的事情都不想(前提是保证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
4. 随手能做完的小事马上就做。
同时有一个小顿悟:人生真的是蛮难的,有的时候在不断重复的做着不知道是否会有效果的东西,而且要不断的、虔诚的重复去做,真是很锻炼韧性。有的人在不断的重复中丧失了斗志,而有的人在不断的重复中总结、归纳、测试、反思,把简单重复变得一次次升华了。
我这次的间歇性的失落,我一方面会试着用这些办法解决问题,试着减轻我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会试着时时总结归纳效果,下一次试着避免同样的问题出现。
日复一日的磨砺中,要求我们心到、脑到、手到,不能懈怠,方向也最好正确,还是期待快点结束间歇性的失落期,2019年的生活中出现更多的惊喜吧。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