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看奇葩大会,有一期的嘉宾是蒋方舟,她在节目袒露自己是讨好型人格。
很多人无法相信一个7岁成名,一路开绿灯的天才少女作家也会是讨好型人格,她说生活里无论是面对亲密关系还是社会大众,自己总是那个讨好别人的人。
熟悉心理学的朋友对讨好型人格这个词应该不太陌生。讨好特征在日常交往中可能表现为抬高对方、贬低自己,使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只有这样别人才不会嫉妒自己、攻击自己,甚至会保护自己,自己心里才能感到踏实、有安全感;在说话的语气和行为举止上也处处小心,致力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从而满足他人合理甚至不合理的要求,以取悦于对方,让对方配合自己制造缓和的气氛。
蒋方舟在节目里不停地解释自己这一代少年成名的作家抢占了太多社会公共资源,他们可能只做出一点点成绩媒体记者就会围绕在身边,资源有限,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机会。
蔡康永很敏锐的打断并且提醒她,“方舟,你又在跟别人解释自己了”。
讨好型的人格总是喜欢小心翼翼地跟别人解释。蒋方舟在2013年出过一本书,书名叫《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这个题目也是在跟大众解释,是的,我像你们说的一样,我就是不曾经历沧桑。她总是解释自己,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讨好型的人格背后的根源是对自己的不自信与不自知,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有多好,总是觉得自己不配现在的好,总想解释点什么。
不自知是有害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亲近的人犯了错误,我们很容易就原谅他,因为熟悉,知道他本性不是坏的人,人无完人。而面对陌生人犯错误,我们总是更尖锐,印象分会急速降低,仅仅因为一件小事就定义了他的人品。这个接近性原则面对自我同样适用。如果你跟自我熟悉,知道自己是谁,熟悉自己所有的本性与特质,你就不会这么严苛地对待自己,即使做的不好也不会怪罪苛责。而如果你跟自我不熟悉,一出现问题就会攻击自己,觉得自己有罪,想解释、想讨好、想取悦。
不自知的人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不自信,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谁,更无法谈及相信自己了。所以,他们把所有的评判标准与主动权都拱手交给了别人,他们信奉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的做事,为了达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一味的降低自己的标准,解释、取悦、讨好、迎合……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容易成为事务型的人。
前段时间有人跟我探讨自卑的本源是自大,这个观点我不能认可,自大的前提其实也是不自知。美国心理学家罗纳德.理查德在《超越原生家庭》一书中曾经把人与人交往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目标指向性,一种是关系指向性。具有“目标指向性”的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能确定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人无论是在人际关系、工作,还是其他方面,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例如表达自己的需要、信仰和价值。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忽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与“目标指向性”相反的是“关系导向性”。具有“关系导向性”的人在情感上不太成熟,他们的自尊和满足感完全依赖于别人。他们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全都花在人际关系中,以求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不是专注于确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标指向性的人并不是盲目自大,无视别人的评价或者忽视与所有人的交往关系。相反,这样的人是开放的,他们愿意接受自身与别人的差异。当别人要求他们做出转变时,他们也不会做出过分的反应。他们也愿意做出改变,乐于接受新信息,善于对自己重新定位。他们并不认为需要“改变”就意味着自己有不足和缺陷。
其实我很能理解蒋方舟为什么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在童年时期成名,她面对了大众太多的目光与期待,在人格养成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她学会了迎合,精力外求所以忘记了对内在自我的养成。蒋方舟回顾大概在2015年的时候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为了治愈一个人跑去东京生活了一年,没有学日语,关闭了社交网络,一年的时间就是一个人看书、逛展、写作,在这一年讨好型的人格得到了一些舒缓。去吐槽大会的时候她已经出版了《东京一年》,她说认知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从她现场的种种解释来看其实也并没有完全治愈。
五花八门的心理学为我们讲了太多怎么了与为什么,他们可以从原生家庭、从童年创伤等等多个层面阐释,但是极少数教人们如何做。节目里蔡康永说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蒋方舟说自己还喜欢德国作家说的一句,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做自己就是最大的方法论,要明白其实迎合一个人的时候就释放出了负能量,对方也能很敏感的感知到你的低姿态,有心理学者把这种不对等的交往模式描述为“宝座式”,你自动把对方放到宝座的位置,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对人际交往是有害的,对方的体验也不会舒服愉快。治愈讨好型人格没有什么标准的方法,苏格拉底在2500年前就呐喊“认识你自己”,这是人一生都要做的最漫长的课程。
当在别人面前自由地表现“真我”时,你会发现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加愉悦。那些具有“目标指向性”的人可以拥有深刻、良好,并且亲密的人际关系,并且在维持人际关系时遇到的麻烦更少。到最后才会明白,自己真正吸引来的人,其实都是那些看到你骄傲的人。
改变讨好型人格除了在人际交往中大有裨益,在工作中也十分重要。最近逻辑思维有推荐一本叫做《驱动力》的书,书中把驱动力分为了不同的等级。分别是:
驱动力1.0:吃饭、饮水、繁衍的本能,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驱动力2.0:把外部反馈作为动力,做好了有奖励,做不好受惩罚。
驱动力3.0:就是“自驱”,因为内心的兴趣、使命感而做事。
驱动力2.0的人就是典型的外求的人,他们把外部的反馈当做做事的标准,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始终无法收获真正的快乐,做事只能做60分,无法竭尽全力,到最后往往会沦为机械、事务型的人。而驱动力3.0的人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他们了解自己的所有潜质,全身心投入,是有目标的人。
认识自己,当讨好的情绪上身的时候,跟内心的那个我说一声,嘿,你又来了。跟小时候的那个受伤的“我”和解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