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组织工作会议9月12日上午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最大程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人力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在“全面引”上面下功夫。 尚贤者,政之本也。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引才聚才不可盲目图“数量”、求“帽子”,要做到的是“量体裁衣”,并非“捡到篮里都是菜”,秉持着“需求导向”思维,既要围绕重大项目、重点领域,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源头供给,提供政策支持,协助企业“刚柔并济”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杜绝出现“为引而引”“引而不用”。我们要紧盯需求导向,为人才就业精心服务,为企业招引保驾护航,打造引才“强磁场”。在选拔人才上要着力于“按需引才”,要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需求,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切实了解各个部门需求的差异性,厘清现有人才情况,全面掌握不同人才专业才能、工作经验的大数据,按“数据化”落实人才引进规划计划。突出“人岗相适”,按“人性化”匹配岗位,让“田秀才”到基层一线为农民群众传经送宝、让“科研者”到实验基地为技术更迭献策出招,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
在“精心育”上面下功夫。“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人才培养应遵循规律、久久为功,不仅要从岗位需求出发,为引进人才提供专业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又积极为人才争取到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机会,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多到本行业先进地区、先进企业交流学习,及时补钙充电。要针对各领域人才特点,个性化设置培训课程,科学化安排授课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组织农村党员、青年农民、能工巧匠、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开展“菜单式”的提升培训,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常更常新,着力培养适用于县域发展的实用人才。
在“用心留”上面下功夫。引进人才是开始,留住人才是关键。人才在哪里,引进人才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吸引人才的政策就落实在哪里。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自身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帮助人才与集体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有利于人才发挥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工作环境。既舍得投入真金白银,拿出实打实的住房、医疗、落户、资金支持等政策优惠,吸引人才,又敢于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大环境,营造开放包容的轻松氛围,让人才感受到百分百的诚意。给予人才归属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才能让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在“放心用”上面下功夫。紧盯现有人才体制机制漏洞不足,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破身份、地域等“门槛”制约,最大限度实现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使“近悦远来”成为可能。完善用人机制,坚决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身份”的思想,更注重工作的实绩实效,积极主动向用人主体授权,放宽人事管理、职称评定、预算使用等事项的权力,建立公正透明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给予人才向上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形成客观有效的容错机制。要进一步拓宽人才选择和发展道路,依托本地资源,以通过定向委培、政企联动、校企联合等吸纳方式为人才施展拳脚“搭好台”,将靠实绩、靠贡献、靠真才实学的评价人才导向树立起来,鼓励人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创业,让人才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征程上“布得好局”“迈得开腿”“成得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