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到家,就听到楼下在吵架,正想着先吃点儿零食,再到窗户围观一下,就听到了警铃声。我以为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没顾得上吃就围观上了。
A和B两位三十多岁的大叔,车子碰上了。我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胖警察叔叔拦抱着A,A仰着拳头,准备往一米以外的B脸上砸,瘦警察叔叔双手展开,挡着B,防止B冲向A。A和B的老婆,以及一楼的四五个邻居,在四个人周围围成了一个圈。
原来事情是这么一回事,A刚把车停在楼下一个角落,不是车位,也不是道路,正推开门准备下车,B开着车,把A车的屁股狠狠亲吻了一下。A当场就说了一句:“哎哟,卧槽!什么玩意儿?”B没有搭理A,径直就走了,A奋力直追,追到小区门口才把B追到。B态度很强硬,表示该怎么办怎么办,按照规章制度走,不想和A进行任何协商,同时认为A停车的地方不当。
两个人在小区门口争论了很久,保安没办法,报警之后把二位大叔请回了案发现场。在警察叔叔的阻拦之下,二位边炫耀自己有多少辆车,边把自己的不满吼了出来。A说B太不讲道理,撞了车居然直接开溜,要负全责。B说A就是个流氓,开口就是卧槽满天飞,不相信这种人还会讲理,况且停车那地方也不是车位。
邻居年龄都比较大,说话有点啰啰嗦嗦的,再加上两个老婆还在旁边添油加醋,两个警察叔叔差点没控制住,所以后来又来了俩警察,也算是大动干戈了。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碰车事故,没有任何人受伤,二位的车都没有大问题,在楼下激战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A和B到最后都没办法对话,全靠警察叔叔当传话筒。就因为A一开始的卧槽,B就完全关闭了和他的沟通大门。A看B这副拿鼻孔看人的样子,也毫无耐心,旁边人怎么说都不行,警察都只能用身体当围墙。
所以说这个“卧槽”的威力还真是无穷,网上或者聊天,很多人喜欢用这个词,并且很多时候都不是表达不好的情绪。但是每次在公共场合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仍然会不由自主眉头一皱。
有种说法是,别人看到风景是“落霞与孤鹜齐飞”,而我自从学会了卧槽,就成了万事皆卧槽。这次我算是见识到了卧槽的威力,如果A第一句话不是卧槽,而是“这是怎么回事?”之类的正常用语,会不会两个人就能和和气气交流,把事情给解决了呢?或许这就是一次典型的“踢猫效应”。
卧槽是一个那么流向的用语,以至于我那个倒霉的初中生妹妹,也经常说,并且她表示同学都这么说。每听到一次,我都会感慨一次,这词汇量是有多贫乏,开心说卧槽,不开心还是卧槽,难道就只有这么一种感受了吗?并且这显得既没素质又没教养。
卧槽是脏话,脏话不应该如此盛行,更不应该在未成年群体中如此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