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译文参考自六祖讲《金刚经》。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原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译文】

此时,须菩提向佛请示:“世尊,应当叫这部经什么名字呢?我们该如何供奉、修持此经呢?”

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此名称,你应当供奉、修持。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须菩提,佛说的般若波罗蜜,并不是实有的般若波罗蜜,而在名相上称之为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我再问你,如来讲过法没有?”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没有讲过法。”

佛说:“须菩提,你想想,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微尘,是多还是不多?”

须菩提回答道:“很多,世尊。”

佛说:“须菩提,各种微尘,如来说它不是微尘,只是假借个名称;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只是取个名叫世界。须菩提,你再想想,是否能凭借如来色身的三十二殊妙相貌来认识真正的如来?”

须菩提回答说:“不能,世尊。不能凭如来的三十二种殊妙相貌而见如来的真实面目。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三十二相并非是三十二种真实形相,只是因缘和合的假名三十二相。”

佛说:“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用如恒河沙粒数那样多的身体、生命来布施,又如果再有人,坚持修这部《金刚经》,甚至只念经中四句偈语而已,并广为别人讲解经文,那么他的福报功德就比前面的善男子、善女人的功德还要多。”

【解读】

1、第一个要点,佛祖说此经的名字为《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寓意金刚不坏之意,但佛说金刚即非金刚,因为不存在一个金刚的相,所以才真正的金刚不坏。般若波罗蜜是大智慧到彼岸,但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因为如果存在一个智慧、彼岸的相,就不是大智慧的彼岸了;因为不存在这样的智慧、彼岸的相,所以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的彼岸。

2、第二个要点,佛祖再一次强调受持此经,为他人解说的福德不可思量。这里要强调一下,首先要是自己信、并且去行,然后才能够为他人解说。佛祖始终都在强调知行合一,然后再去布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刚经》别解文义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
    了了无诤阅读 8,277评论 0 9
  •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常修阅读 10,280评论 1 8
  • 做任何事都必须有一个重心,如果重心失去了,那么事情本身将变得豪无意义可言。偶尔一些事情做着做着也会慢慢失掉重心,因...
    moment80阅读 3,269评论 0 0
  • 乐极生悲,悲中又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阳光总在风雨后,快乐总伴随着苦难,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没有谁的人...
    天秤yue1018阅读 3,770评论 0 0
  • 今天画的是手表,为了衬托组合顺便画了画柠檬,颜色没控制住,下次专门画下柠檬吧~:) 手表
    latte卷阅读 1,449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