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培”的能力
“习惯”的培养不一定非得和学科学习挂钩,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贯穿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最终形成“教养”。比如“深思熟虑”“言行得体”,并非一个学科的教学就能培养起来,不能指望所有的教师都有能力贯彻同一标准,但每位教师都应当有这样的责任意识。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在展示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特点。
培育学生的好习惯,教师要有“培”的能力,也要有反思意识。
“培”的方法有很多,鼓励、暗示、表扬、规训……更为重要的,是师长的以身作则。更有效的学校教育也许在于学生的耳濡目染。
如果没有生涯规划,没有理想,没有热爱,任何一项职业都可能是无趣的。学校教育应当早一些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要培育人生趣味。人的生活需要劳动,劳动能发展人。
一个人最好的生存状态,常在于能从事热爱的职业,能从中过的职业乐趣。
教育重在“育”,教学重在“学”,过程特征就是“慢”。无论如何不能以终点的状态替代过程的价值,不能剥夺学习的趣味。
学习的趣味,在于探索未知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发现,质疑,重新认识,形成思维经验,有渐进的认知过程,有自然而然的基本学习规律;而过于明确的功利目标,抹杀了学习过程的不确定性,消解了趣味,丢了可贵的好奇心。
语文课的阅读,需要品味与探讨、感悟与升华,这个过程不可能缩短,而且因人而异,一般比较慢。慢,方能进入境界,滋养人的品质;然而应试教育不容许“慢”,要求“快速阅读”“迅速捕捉信息”“迅速把握中心”,这就可能违反认知规律(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慎重)。
有价值的学习,在于发展人的情感和思维品质:学习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使人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保持想象力和好奇心,形成判断力,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等等。总之,在于学习能使人成为有精神追求、有智慧的人。
爱阅读的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阅读是学生每天主要的生活内容,课内能正常读书,课外能自由阅读,有所积累,成为常态,形成风气,才是正途。儿童、少年缺乏或是丧失阅读兴趣,责任当然在教师和家长。教师自身阅读意识如何,是不是一个读书人,对学生影响很大。
家长有什么样的文化教养,对阅读也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一个爱读书的人根本不会给自己的懈怠找理由。
教育,究竟是为了让人美好地生活,还是仅仅帮助他们“活着”?
在生命历程中,人会有不同境遇,教育品质的差异有可能影响受教育者在未来社会的生命质量,影响他们的追求和对幸福的认识。纯正的教育使人崇仰精神的高贵,同理,在价值观混乱的状态下,扭曲的教育也有可能让人走向鄙俗平庸而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