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处理“读”的几个原则 ——观摩高平市首届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课堂教学有感
文/高平三中 张永刚
高平市首届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课堂教学比赛现场设在我校,所以我有幸连续听了18节青年教师的语文课。
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新意迭出,教学风格个性鲜明,教学呈现绚丽多姿,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个人都注重了语文课堂上的“读”。
语文课标中说——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朗读的总要求。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这样看来,好的语文课一定是需要“读”起来的。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声律之美,在读中体味词句的深刻内涵,在读中领会作者的丰富情感。化用余映潮老师的话:没有“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但它不是美的语文课。
那么,什么文章需要朗读,什么文章偏重默读呢?教学一篇文章时,什么时候应该朗读,什么时候需要默读呢?
所以这次听课,我重点关注了老师们“读”的设计,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悟,慢慢地就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所以听完课,我想结合具体的课例来谈谈自己对语文课中“读”的设计这一重要环节的理解。
首先,读的设计要因“文”而异。
正如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一样,每种文体、每篇文章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古诗词需要大声朗读,不仅要读出其节奏之规律、韵律之优美,更要读出内涵之丰富,情感之摇曳;现代写人叙事类文章需要走进事件,贴近人物,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复杂的心理;现代写景抒情类散文,需要理解作者的情感,关照景物的特点,读出景物的内蕴;而说明议论性文章,可能更需要科普类节目的主播一样,沉稳而理性地进行朗读。一类文章有一类文章的特点,一篇文章也应该有一篇文章的个性。《春》就需要放声美读,读出小草可爱而蓬勃的活力,读出百花争春的热闹,读出春风的温柔和煦,读出春雨的缠绵细密,读出人们迎春的愉悦和希望。《伟大的悲剧》可能更需要学生默读,浏览,把握文意;勾画,批注,理解内涵。短小的文章适合整篇朗读,设计演读,组织层次细腻的美读;长篇的文章适合节选精段或者裁剪组合,组织诗意盎然的朗读。
《安塞腰鼓》以其酣畅淋漓的语言,铿锵有力的节奏,动人心弦的画面,气势磅礴的情绪,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读者。这样的文章,是适合读起来的,掷地有声地读起来,震天动地地读起来,狂野沸腾地读起来,地动山摇地读起来,山呼海啸地读起来,热泪盈眶地读起来,感天动地地读起来!这次比赛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把朗读作为了一种点缀,重点让学生把精力放在让学生从词语、修辞、句式的角度进行赏析,我是很觉得有些遗憾的。这样的美文,还是应该以读带赏,以读带析,以读促思,让安塞腰鼓敲起来,让学生诵读响起来,让课堂情势火起来,我想,安塞腰鼓就不需要播放视频了,安塞腰鼓的魅力就不需要用专门的文字去介绍了。只要读起来,安塞腰鼓就会注入每个孩子的血液,就会融进每个学生的骨髓里了。
其次,读的设计因“人”而异。
余映潮老师不止一次强调,语文教师自己的朗读水平要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自己也知道,要有较高的朗读水平,才能驾驭课堂,让真正的语文课发生。可是,并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能达到一种应付自如的朗读水平。那是不是我们没有达到该有的水准,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和提升了呢?我想:什么事情,办法总比问题多。语文课“读”的教学也是如此。
“读”的能力强的语文老师,要努力“根据课文的特点巧妙而有力的让朗读起伏绵延于整节课的教学”,努力“做到多朗读、少讲析而教学过程不显单调乏味且又完成了课文教学任务”。余映潮老师显然是这样的教师,他在朗读教学上,不仅通晓关于朗读的基本知识,熟悉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而且自己有较高的朗读水平。所以,他总是能设计出层次细腻、过程生动、重点突出、体味深刻、震撼心灵的朗读课;他总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向朗读的更深处漫溯;他总是能示范朗读,以自己的示范指导学生,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在朗读中成长。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该努力的方向。
“读”的能力弱一点的语文教师,除了想方设法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还可以用一些别的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比如,用好名家的朗读资源。王君老师有个经典的诵读课例——《岳阳楼记》,我觉得是很值得借鉴的。用王君老师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堂以诵读作为唯一学习手段和学习方式的古文课。”课堂上,王老师把著名朗诵家童自荣先生的《岳阳楼记》录音作为蓝本,让学生听,让学生评,让学生诵,整节课没有文意的概括,没有语言的品析,没有写法的归纳,有的只是学生的诵读,有的只是老师的点拨。我不是说王老师朗诵水平不行,其实听她的课,常常会有动情的诵读,有恰切的引领。我只是想说,如果我们自己没有那么高的水平,可以试着总这样的名家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去模仿,去品味,去感悟,去突破。
其实,我们这次青年教师讲课,有很多教师就是这样做的。《安塞腰鼓》的讲课老师、《紫藤萝瀑布》的几个讲课老师,他们都播放了示范朗读音频和视频,可惜的是没有借助名家的朗读把课堂引向深入,也只是多了一个这样的教学环节罢了。
第三、读的设计因“情”而异。
这里的“情”不是感情,而是情况的意思。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目的,确定学生是朗读还是默读,读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十几节课听下来,我发现从这一点来看,老师们往往都是模糊不清的,是随心所欲的。
一位老师在教学《卖炭翁》时,第一板块是“我会读”,老师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诗歌,仅此而已,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学习古诗词,让学生放声朗读是好的,但学生的读不该是无的放矢,因为我们的学生是要通过课堂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因此每次读都应该是有要求的。如果在学生读的时候,能提出“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等要求,学生的读是不是会更有针对性呢?然后老师再从这些方面去检查、评价、提升,是不是会更好?如果能借助这一课再传授一些有关朗读的知识,比如节奏、停顿、重音、押韵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一定是多有裨益的。
一位老师在教学《紫藤萝瀑布》的时候,对文章的朗读进行了指导,然后点了几名同学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但其他同学做什么呢?老师并没有作具体要求,所以,学生们只是做了听客,并没有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如果老师提示让学生认真聆听,然后进行简短的点评,或者选出“最绚烂的一朵紫藤萝花”,那么,学生的表现一定会有所不同的。
一位老师在教学《一颗小桃树》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三分钟,并勾画出文中描写小桃树的句子,从字词运用、修辞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批注。我当时也拿着语文书,我要找到描写小桃树的句子,就需要跳读文章,根本没办法大声读文章,如果大声就会很浪费时间;另外,写批注也很难在大声读的过程中完成。果然,尽管老师要求大声朗读,但学生们都在默读文章。所以,如果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或者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大声读文章还是可以的;如果需要学生大量思考,动脑,批注,赏析,还是以默读的方式进行比较好。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发生在一个老师身上,几乎每一个老师对课堂上的“读”都没有清晰的设计,都没有明确的认知。
多年来,我很清楚朗读在语文课中的重要性,但从来没有专门研究过如何在语文课上让学生“读”起来。走进别人的课堂,审视自己的课堂,我才知道,在语文教学“读”的路上,我还有太长太长的路要走。
余映潮老师说,中学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方面起码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有设计朗读课的基本能力;第二,要通晓关于朗读的基本知识;第三,要有较高的朗读水平;第四,要熟悉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中学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要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素养。
要在语文教学“读”字上有所突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下苦功,下硬功,把自己磨炼成朗诵高手,我们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出诗意,走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