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今年九月份即将上小学,最近的两周,两口子不是在去看房的路上,就是在联系中介的通话中,焦虑和奔波占据了她大量的时间,直到今天,也还没想明白到底买还是不买。
两口子纠结的点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购买一套好的学区房,占据了好的学区,孩子的教育有了报账,小学毕业后孩子还能转手;
2.本市内好点的学区,房子基本都是老破小,八九十年代前后的房子,贷款都不再满足公积金抵押的条件;
3.一万三四的单价,一套小户型下来五六十万,在刚刚释放完上一套住房贷款的压力之后,再次返回到负债的状态,生活品质再次下降;
4.对于私立小学的选择,担心政策的影响会被划归公立,孩子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
5.两口子都是大学老师,所在大学有配套的附属小学,但他们觉得该附属小学不好。
基于上面的纠结,两口子说想听听我的看法。
说实话,对于学区房和私立学校的考虑,曾经的我,和她们一样焦虑,虽然距离东哥和西姑娘上小学还有两三年的时间,但在去年开始,其实我已经在琢磨,当时的巨大焦虑纠结,让我一口气买入了两套学区房,从而让自己彻底陷入了巨大的负债当中,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看似是买入了资产,实则是增加了负债,而且一旦我们的职业收入发生了改变或者受到了威胁,那我们就会陷入更深的焦虑当中,生活会被还不完的银行账单所吞噬。此刻的我,正深陷在这样的泥沼之中。
所以,对于朋友两口子的纠结,其实我也没有太多好的建议,只是提了几个点,供他们参考:
首先,关于学校的选择:
在他们心目中,什么样的学校算是好的?判断这个好的标准是什么?是别人说好还是自己经过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我们期待学校能够给予孩子多少?
其次,关于孩子的教育:
我个人更偏向于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也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要远胜于昂贵的学区房来得效果要好。当然不排除学校总体的学风环境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只要学校不是太差,在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总体方向就不会走偏。
第三,关于公立和私立的选择:
其实公立与私立,并无严格的好坏之分,只能说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会有所不同。其次就是家长们面临的经历压力不同,我们不能说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就能还你一个德才兼备的高材生,在我看来,无论公立私立与否,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家长都不能假以他人。
第四,关于学区房的购买: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区房热度下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虽然实际执行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度,但从总的市场容量和经济形势来看,我们其实已经错过了投资的好时期。
最后,关于孩子的教育:
现在的我,虽然很多时候也还是会被周围的环境卷着走,就比如东哥和西姑娘的兴趣班。但我却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我笃信我的孩子们长大后人生肯定会比我们这一辈要丰富,要精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时刻保持向上而生的状态,理解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和孩子同频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