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生长在农村的80年代初的人,记忆中自己在参加工作前,没有读过课外书,也没有读过小说,读的都是教科书,课外书基本没有接触到………
说起阅读,真正的应该是认识趁早后,在之前都不算阅读,也没有关注过哪位作家之类。可能是本杂志,可能是本故事会,到现在已经没有多少记忆了……
我真正的阅读,或者说是喜欢上阅读,应该是认识趁早,加入我们当地趁早跑步营之后,认识了有个叫阅读营的群。阅读营一般是这样的,阅读时间是一个月的21天,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然后每天至少读50页以上,然后自己写读书笔记,可以是书里你认为精华的部分摘抄,也可以是你的阅读感想………交50元押金,21天坚持打完卡,押金退还………因为好奇,也因为自己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需要提升,想着有一群人的督促自己就开始了阅读。具体当时是从哪本书开始不太记得了,但翻看了书架,刚开始时,自己的书单都是一些在各大网络上,自己感兴趣的 排名靠前的书,自己就会买来看,当时自己也尝试过看电子书,但还是喜欢纸质的书,就这样应该从刚开始一个月一本书,到现在一个月最少2本到3本这样………
自己印象最深的书,有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亲爱的安德烈》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疯子在左 天才在右》《人性的枷锁》《李娜自传》《乔布斯自传》《女人明白要趁早》《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时间看得见》《原则》《人性的弱点》《我是妈妈》《人生十二法则》《追风筝的人》《给大壮的信》《我是的妈妈我需要一个铂金包》…………
这些书里面不是所有内容都记得,里面可能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词,又或者是一个情景,多或多或少的堆砌了现在的我,记得《给大壮的信》里面说的,一本书就是一种可能性,很多的书就有很多的可能性,我们要多供奉一些书,这些书决定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有比如《人生十二法则》里面有段,如果你一味逃避问题,那些问题就会像恶龙一样躲在你的床底下,最终你会被这些吞噬,再比如《时间看得见》,微小积累,持续改变,5种时间,好看,心流,好玩,赚钱,生存,每个人的时间排序是不一样的……
虽然自己的启蒙阅读很晚,但庆幸的是,自己开始了,自己坚持了。自己找到了一辈子喜欢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