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80后的南方山区乡村孩子,经历过不少事情,走过不少路,离开故乡学习工作生活十九年,每当再回去,感慨万千,用镜头留下曾经用过抑或见过的物品,那是属于我们的童年记忆,也是一部乡村变迁史!
听父亲讲故事,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硬核三件家具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谁买了这三件物品,代表了殷实的家底和身份的象征,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些新郎还借好友衣服穿去娶媳妇儿,能买件像样的家具不易。
听母亲说到,父亲初买28自行车时,真是爱不释手,天天用抹布擦得亮堂堂的,时间长了也懒得搭理了。记忆中我们姐妹学骑自行车都骑着父亲的28自行车,姐妹感冒发烧父亲骑自行车带去门诊看医生,春节拜年父亲骑自行车载着我们去外婆家,父亲去建筑工地上班踩着自行车去距离八公里的县城,每当夜幕降临,做好了饭菜等父亲回家吃晚饭,我站在门口张望,只要听到车轮碾过石头路的声音,听到自行车铃铛声音,便知道父亲平安归来。
到我高中时,那辆生锈的破旧的28自行车被母亲当垃圾卖给了收购商,代表着旧交通工具退出历史舞台,母亲又添了更轻便的自行车,母亲一辆弟弟一辆,我们都很羡慕弟弟小学二年级就有了自己的专属自行车,学起来很方便。
除了父亲提到的三件,到90年代开始向往电视机,最早是黑白电视,再后来彩色电视,还记得那些搬板凳去追剧的日子吗?90年代初第一家购买彩电的土豪,家里开便利店、酿酒生意,自从他家购买彩电,家里经常都爆满了观看电视的男女老少,后来老板开始收费,入场需要付费五毛钱,他家二楼就如小型影院了,尤其是那时候经常电厂在晚上八点左右拉匣停电限电,而那个时间点经常是追剧黄金时间,老板家自购发电电瓶,够播放经典剧了,竞争力十足,生意火爆!再后来我们邻居家是第二家买彩电,我们几家邻居都是搬板凳去追剧,从此再也不喜欢看黑白电视,小学时光追剧是一种热潮,上了初中高中住校就没怎么看电视剧了。再后来,家家户户买彩电,标配。谁知道现在手机就可以满足你我的需求,只是我好几年都不怎么看电视电影了,已经没有了儿时那样的期待。